三寸刀 作品

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千里江山圖的震撼之美

比如著名的美術史女博士曹星原老師,就說這幅畫並非王希孟所作。

而是明末清初大收藏家梁清標,通過自己的聲望與學識,打造出來的畫作。

她首先舉證此畫中蔡京題跋、李溥光的題跋與原畫並無直接關聯。

一是蔡京題跋在佈局上上下之間留白太多,且文字鋪排前松後緊,不像是在原畫作上順勢而題的題跋;

二是題跋磨損程度比畫作磨損程度嚴重,按照常理卷軸是從右往左鋪開。按理說畫面左邊應該保護的比右邊好,題跋在畫卷的左邊,卻磨損較之右邊更嚴重;

三是畫作大多數的藏印都是梁清標自己的,連接縫處也都是梁清標自己的印。

梁清標將李溥光的題跋、蔡京的題跋與千里江山圖裱在一起,並勾畫出少年天才繪畫後病逝的橋段,將此圖打造成經世孤品的盛作。

特別像運用電影蒙太奇的手法,剪輯出了一個勵志故事。

除了這位女博士之外,前面提到的那位央美教授,也走上臺來現身說法。

最後請上來的是,世界非物質文化

遺產繪畫顏料傳承人仇慶年老先生。

他介紹說,為了再現畫卷上那些鮮豔的色彩,經常到深山老林裡採取各種礦石,把它們搗碎成粉,再加水研磨。

這一重複單調的工序每天要研磨八小時,持續20天,這樣磨出來的顏料才能達到畫家的要求,才能做到千年不褪色。

上述三位大師在各自的領域已經算是佼佼者了,但是他們這種對藝術執著追求,要求完美的嚴謹態度真是令人欽佩。

但鑑定的存疑之處暫且不談,《千里江山圖》卷是傳世之作毋庸置疑。

同時,這幅畫也是華國青綠山水的代表作之一。

畫面上峰巒起伏綿延,江河煙波浩渺,氣象萬千,壯麗恢宏。

山間高崖飛瀑,曲徑通幽,房舍屋宇點綴其間,綠柳紅花,長松修竹,景色秀麗。

這絢麗的色彩和雄偉的山川,充分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和讚美。

說它是神圖,是半點也不為過的。

下午的創作故事重現表演,劉清山也上臺參與了演出。

當然劇情是按照王希孟為唯一作者而展開的,表演也被分成了兩段。

一段就是王希孟的繪製過程。

另一段則是宋徽宗召來蔡京,為的是賜畫,所賜的正是王希孟剛完成的那一幅畫卷。

賜畫這事,不是第一次,在徽宗一朝,經常宣群臣一起“觀御府書畫”,也會賞賜御製書畫,這無疑是一種恩典。

不過這次,有些不一般。

這幅畫

的作者叫希孟,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少年,甚至還沒進入畫院。

不過言語間徽宗顯得對他頗為嘉許,向他詳細介紹了這樣一位身份低微的年輕畫師。

當然重點還是皇帝本人是如何慧眼識才,諄諄教誨,希孟才能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畫出這樣一幅傑作。

最值得回味的,還是皇帝賜畫時對蔡京說的一句話:“天下士在作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