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刀 作品

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堪稱完美的和音

  兩個人都可刺破天際的極致高音,確實是華語樂壇的最頂級水平了。

  尤其是孫南國家隊的水平,在絕對高音域還可以保持音色非常乾淨,氣息也穩得一塌糊塗,音色乾淨到澄亮通透,毫無雜質成分在裡頭。

  但草根出身的刀郎同樣將男人的那股子滄桑勁兒,演繹到沙礫般的聲音也能成為高級音樂形式的昇華狀態。

  這首歌兩個人的處理都很細膩,和聲和高音都很有分寸感,把相輔相成的感覺營造到了教科書般的水準,很有一幅榜樣歌手的範兒。

  而且兩人的聲線特別配,粗中有精的絕妙搭配,幾乎是瞬間秒殺了前兩首歌登頂的可能性。

  這樣的現場效果當然也有選曲準確的原因,這首歌很適合出現在這樣的舞臺,老百姓往往都能哼兩句,很容易引起共鳴。

  並且首次採用了雙人合唱的演出形式,不同的演繹風格也適應了不同性別不同年齡歌迷的聽覺最舒適感。

  這類正在淡出人們視野的經典老歌,唱的都是90年代的兒時回憶。

  它若是由刀郎單獨演唱,就缺失了這種舒適性,因為並不是人人都欣賞他那儘管高亢入雲卻有完全假音所帶來的刺耳感。

  況且在最高音部分,其實刀郎已經有些吃力了,脖子上的青筋畢露,顯然也到了他的聲調的極致。

  反觀有了孫南的加入,他那仍舊遊刃有餘的高聲部,確實顯現了專業歌手的底蘊所在。

  即便是技巧處理上的運用有些過於圓滑了,但剛好將刀郎的粗糲進行了修飾,和音後效果的濃、淡、厚、薄,都達到了調式和聲的最佳狀態。

  兩個人音高縱向結合的組織恰到好處又相得益彰,如此交集出來的諧音程近乎完美,形成了極其明顯的音樂美感。

  其實孫南完全做到了幫唱的所有,那就是輔助了刀郎的主旋律和其它所有音,很乾淨、很純粹的人聲如同天籟清唱,變得有血有肉,極易感染人。

  這種感動實際上就是讓音樂具有的色彩感不再那麼單一,防止單調乏味,讓本就通俗的流行音樂更具專業素養和更高級感。

  更專業的解讀就是,和聲是音樂的根本,從巴赫平均律的年代開始,和聲就是主題,不過時光將它慢慢淡化,但三度五度八度的協和度是公理,所有人都認可,就都覺得好聽。

  兩人在不同八度上的音高重複,同時唱出來的不同音高下的旋律最為悅耳動聽,哪怕這首歌早已爛熟到聽著反胃了,卻會不排斥這樣的更豐富、更多元的另一種演繹效果。

  二人的演出效果就是如此,近乎顛覆的發聲卻感人肺腑。

  他們所帶來的震撼,既是現場表演的魅力,更是實力的象徵,唱功無可挑剔,吶喊與傾吐在這裡效果驚豔,無論視覺和聽覺都堪稱完美。

  況且兩個人的音準非常穩定,幾乎達到了錄音室的水平,能很明顯感受到通過輕咬、重念、韻尾變音的語感營造出完全不同的感情,很顯功力。

  更重要的是這首歌真的好聽,二位歌手的天賦和技巧都不是蓋的,全程渾厚滄桑的磁性感十足,高音悅耳高亢,孫南的神級和聲是互補,是絕配,他們今天的配合,在所有組合裡基本上是無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