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刀 作品

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早餐街


  其實當地人早餐桌上的真正霸主,是傳統“早茶”——油茶。

  油是因為油茶使用的饊子是麵條油炸做成的,在攪拌的時候,饊子會發出“嚓嚓嚓”的聲音,所以用了“cha”這個發音,為了好聽和好看而取名為油茶。

  這裡的人小時候,因為父母工作繁忙,早上沒有時間給晚輩做早飯,孩子們基本上都是在外面解決的。

  油茶,就是他們吃得最多的一種,所有的材料都直接擺在能看得到的地方,不用擔心衛生的問題。

  軟糯的米糊、乾乾脆脆的饊子、油酥過的黃豆,佐以鹽巴、味精、辣椒油、蔥、香菜等調味料,不僅色澤豐富飽滿,分量也很足,作為早餐再適合不錯了。

  這樣的油茶,也曾經在路邊的稀飯攤兒上賣過。

  也有的是單獨的油茶小攤兒,只需要一張桌子,客人點好,現場製作,裝在一次性碗裡,打包帶走。

  劉清山就帶走了好幾碗,一路行來,聽著滿大街的渝城話,說著很接地氣的百姓語言,心情一直很好。

  “莫慌莫慌,個個哩(的)來,這是你的醬肉包和稀飯,這是你的油條豆漿,慢點慢點,油茶要打潑老!”

  “誒,嘞個(這個)糯米糰和餈粑塊兒是拉個哩耶(誰的呀),對了,你那個三國(角)糕沒得老,我豆(就)買哩北(白)糕,啊,你不要了?”

  “耶,今兒你娃,沒次火鍋縮。你媽沒決(罵)你?”

  “遭(被)我們爺爺決老,哎,喬二娃那個寶批龍,哈挫哈挫(笨)哩,要不是他,我早豆條(跑)粗來次油茶老,結果現在,嘖,豆只有啃嘞個沒得人要哩北糕。”

  “誒你個哈板兒,莫搶我哩噻!”

  這些完全口語化的交流內容,劉清山大部分聽不太懂,隨手就抓來一個緊跟著他拍照的小姑娘:“你們這裡一大早還有吃火鍋的習慣?”

  小姑娘片刻間的驚慌後,努力平靜心情回答,卻沒想到居然是個小話癆,嘴巴一張開,幾分鐘都沒有聽過。

  據她說,早在明末清初,在渝城的嘉陵江畔、朝天門等碼頭的船工縴夫們的粗放餐飲方式就是火鍋,經過多年的演變變成了特色的現代火鍋。

  於是這裡的人開始每天從早到晚都吃火鍋,就這樣一直過了很多年。

  但因為這樣不間斷地攝入高油高鹽高熱量重口味的食物,引起了許多人的腸胃不適,長期的身體不適,導致人們的幸福感急劇降低。

  由此爆發了一場著名的運動——反早火鍋革命,民間俗稱菊花解放運動。

  革命成功後很多人將火鍋從自己的早餐菜單中剃除,但仍然有一些老派的人堅守自己的傳統。

  對這一些人大家統稱為晨火黨,暗地裡也叫菊爽派。

  這個女孩子是個大學生,她所在的學校好多住校的同學,學校嚴禁住讀學生出校門,早餐為了圖趴活(方便),除了小賣部裡的麵包蛋糕牛奶,就是火鍋了。

  因此很多住校同學會請走讀生幫忙帶早飯,像她這樣的老好人自然成了最佳的“外賣小哥”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