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刀 作品

第九百七十五章 龐家家主


  比別人多出來的兩天假期,白天都用在了錄音棚,晚上則待在了散人廬。

  如今的散人廬,已成京都最高端消費場所裡的一個特殊存在,就因為這裡每到晚間,外面那條並不跟主要幹道相通的柏油路上,停滿了樣子看上去極普通,車牌號卻有特殊意義的汽車。

  甚至由於這些車輛的不時光臨,街道的另一端新設立了一處交通崗,要知道這條街上平時並不會有車輛通行,因為稍靠近那座小石橋的那頭是條狹窄的小衚衕,自行車經過那裡都要下來推著走。

  衚衕的外面就是北海公園的後門處,另外有條勉強可供車輛同行的狹窄馬路,一直深入老舊的舊城區,那裡沒有高樓大廈,只有院門口鑲有“市級文化保護單位”銅銘牌的破落四合院。

  狹窄馬路的入口距離這一頭很遠,就是跟故宮相距不遠的一條著名商業街,街上的門面就是這種老舊四合院裡的偏房改造而成的門頭房。

  因而在平時的時候,街口處的遊人如織,實際上也不適合車輛進出通行,也就導致了四合院區內街面上偶爾的汽車出現,只有當地住戶使用的私家車。

  久而久之,在北海公園後門東至商業街,北至散人廬的那條街,是京都城核心城區裡唯有的不便車輛進入的區域,範圍內看似破落的居民區裡卻深藏著本地太多有錢人。

  當然平時時候大街上、衚衕裡,最常見到的人是土生土長的本地大爺大媽,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穿著過膝的白色跨欄背心大褲衩的大爺,與一身寬鬆短打扮的大媽,手裡拎著馬紮或者菜籃子是這裡的一景。

  但只有真正熟悉這裡的人才知道,這些撇著好聽的京腔京韻各處走動的大爺大媽們的身後,極有可能就是擁有動輒幾千萬起步的破舊四合院的主人。

  可更多的深宅大院都換了主人,這類人的身份各不相通,唯一的共同點就有有錢有地位,卻鮮少出現在外人的視線裡。

  就是這些神秘的住戶,構成了散人廬裡熟面孔客人的半數,其餘部分就是石橋外街道上那些車子載來的客人們。

  散人廬裡的三進院子,共有適合營業的房間四十幾間,有大有小,大者如普通街邊蒼蠅館子裡的小鋪面,可以擺下幾張有屏風相隔的餐桌,忙的時候可以安排下十幾個人共同就餐。

  小一點的僅能擺得下一兩張大桌子,但同樣的裝修精緻考究,門窗的隔音設置極好,關上門就是個獨立的空間。

  只有第二進的院子裡是單間,俗稱的餐廳包間,也有十幾個,就是那些有特殊意義車牌號的汽車載來的客人們的專用區域。

  卞連錫和彭四海的專屬包間就在這個院子裡,不過是處在偏僻的院落一角,劉清山若是在此留宿,彭老就得騰出來他那一間,去跟卞老爺子臨時擠一擠。

  即使是這樣,他也是始終不肯離開的,尤其是在樊盛陽這次回來後,竟然進階至先天境界之後。

  關於這個問題,他這兩天就在幾乎整晚的纏著劉清山,明明對方已經告訴他,他的境界突破並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