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刀 作品

第八百零六章 勸導

 
經由這麼平攤下來,對於這些需要參與更多製作項目,才能賺到更多錢的普通工作人員而言,無疑當日的工作時間被偶爾拖延,絲毫不影響他們的工作態度。

 
做為同行業裡的先驅者和拍攝計劃被排到兩年之後的大忙人,張一謀把這些都看在了眼裡,在吃飯的時候就有感而發了:“山子,你對這個新組建起來的製作團隊掌控能力很強,這一點是我所沒有的!”

 
劉清山立刻聽出來了他的言外之意,這是打算針對昨天發生的事要有個更深入的探究了,那就是他為什麼厭煩張平的原因。

 
但聽出來是一回事,說不說出來,於劉清山而言差異巨大。

 
他可不想因為自己的一些說辭,而讓別人受到影響而做出改變。

 
尤其是在識人辨物方面,張導的自身醒悟,遠比被別人警醒要靠譜得多,要知道在未知而有所預料的事情發生之前,善意的點撥或提醒的行為,未見得就會招來正向的反饋。

 
目前的德雲社就是個例子,他甚至其後十幾年的風波不斷和事業的起起伏伏,但也只以表現出對某個人的觀點喜惡,來表達一點自身態度上的有所偏待而已。

 
至於為什麼會有這種態度,乃至是否對德雲社日後發展的判斷,他是絕不會說出來的,具體原因就是因為這類情形。

 
一是由於華國自古具有的自掃門前雪的傳統個人品行的評判標準,再就是好心沒好報的自我防備心理。

 
因而對張導的側面提醒,劉清山不能裝作不知,但也只是隱晦的提出來:“知人善任,是我的用人原則,同時是建立在自幼接受世道險惡、人心不古的古訓教育的結果,精挑細選的人選,就能極大的避免用人失誤的可能性,但關於某些核心性管理權,就是自己的老婆我也不會輕易撒手不管!”

 
他以為自己說的這麼明顯了,張導做為年長自己將近三十歲的年紀,還不能從中悟出點兒什麼來?

 
卻沒想到,下一刻這個人竟然直接開門見山了:“關於張平的品性,你的判斷就是來自於你所掌握的相術?”

 
關於自己借用相術的說辭,目前只有中午湊在一桌吃飯的幾個人聽到過,顯然對方有此一問,他就知道有人洩露了談話內容。

 
劉清山倒不會責怪這樣的傳話人,因為並不排除那人是在被張一謀言語糾纏下的無奈之舉。

 
他的意見被張導格外重視這一點並不奇怪,如今世人皆知劉清山身上具有各種各樣的超然能力,所修武學又是純正的道門傳承,由他嘴裡說出來的相術一說,才會有人深信不疑。

 
聞聽之下,劉清山頗感無奈的搖頭笑道:“按理說,我並不具有干涉別人事務的權利,但我還有著嫉惡如仇的極偏激一面,不然也不會遭受到這麼多的各種打擊行為!張導,話說到這個份上,我只能提醒您,不要把自己的全神貫注只放在電影創作上,比如接什麼項目,項目所需要的人選問題,需要接入哪方面的投資,以及合同的具體簽署上,一定要有自己的親自幹預,最好請花點錢請律師詳解合同裡的每一條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