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刀 作品

第八百零二章 評價頗高

 
張麻子:莫非,她就叫黛玉晴雯?

 
黃四郎:說你不會裝糊塗吧!起了個東洋名字。

 
馬、黃、張:黛玉晴雯子!哈哈哈哈......

 
黃四郎:師爺,高!縣長,硬!

 
馬、張:黃老爺又高又硬!

 
一場戲拍到這裡也到了天色逐漸黑下來,三個大主演累得不輕,可三位攝像師和那些燈光師更是疲憊不堪。

 
空間層次在橫移的軌道鏡頭中尤顯豐富,為了避免攝影機互相穿幫以及光影的矛盾,三位主角的鏡頭都是近景和特寫,還要兼顧著燈光的不斷轉換交替。

 
有了燈光的明暗層次感,才能讓說話者最大限度的突顯空間關係。

 
他們是體力活,但三位演員就不同了,三個人要同時兼顧著把目光投向受聽之人,目光相對指揮著攝像師的軸線迴歸,以及燈光師的打光方位,等目光接上之後才是臺詞部分。

 
也只有這樣,才能在這些緩慢移動的軌道鏡頭裡,利用鏡頭的轉換和燈光的照應來加強畫面空間的縱深感。

 
當然了,這些相當專業的視覺差,在拍攝現場是看不出來的,而是需要後期剪輯之後,才是這種縱深意境的顯現時刻。

 
一旁觀看的人大都是拍攝經驗十分的豐富,很多人一眼就看出來其中的門道。

 
像是高倉健就在疑惑的發問:“張桑,劉先生真的是首次執導?我怎麼看他像是具有很多拍攝經驗的老導演?”

 
張一謀哭笑著搖頭:“他是真的第一次,但這麼步驟精密的拍攝設計,有一些若沒有事先規劃連我都做不到,所有的鏡頭居然都是在為後期打了個提前量,說實話,我也在奇怪他為什麼這麼富有經驗!”

 
陳龍點著頭符合:“他這樣一來,能讓每個分鏡頭裡都有背.景裡搖曳的燭影來增強畫面的動態感,與劇情無關,而且是一個個越軸鏡頭,其主要目的是讓這個角色在銀幕上活著,提醒觀眾這個人在這兒坐著。”

 
“而且這種安排一點也不影響三個角色的情緒節奏,”高倉健似有深思,“這是一鏡到底的另一種方式,比昨天我們看到的那個截殺火車的場面更難準確把控,畢竟這裡的空間實在太狹小了,而且有這麼密集的對話情節!”

 
結束了表演的三人,只有葛大爺和發哥走過來參與交流,劉清山還要藉著場地拍攝布簾後的幾幕畫面。

 
這兩人的演技是一點也不比高倉健遜色,何況又不是那種意境深遠的靜態鏡頭感的延伸,並不需要體現演員眼神裡的一些發人深思的東西。

 
眼下的拍攝,只需要表達到位的臺詞功夫,和一部分肢體語言的配合,況且還富蘊一定的喜劇效果,足夠的五官表情表現出來,就能達到拍攝要求。

 
相對而言,對於劉清山的演技就沒那麼高了,他只需要把角色裡的霸氣渲染的十足,這個角色就成功了七分。

 
反觀葛大爺演的是一個處在夾縫中的小人物,發哥演的一個奸雄,就需要極深厚的演技來支撐了。

 
尤其是後者的黃四郎,影片中的大反派,還有點神經質,這樣的角色突破了觀眾對他過往角色的認知,難度是最大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