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刀 作品

第二百一十五章 《功夫》劇組

 
《功夫》劇組的人情和友善,讓劉青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舒適感。

 
而且他很贊同周興池對影片的定義,情緒也馬上高漲了起來。

 
“這沒得說,我們就是在為華夏武術開闢一天和之前風格迥異的功夫片。我同樣不想看到,一路披荊斬棘的末代打星們,終敵不過現實與時間,回首身後空無一人,只剩向前的慣性和逝去的武林。”

 
他這番話可不是隨便說說,香江打星的英雄遲暮,讓觀眾感嘆硬核武道的後繼無人是現實。

 
更現實的是,最近十幾年來,越來越多的武行轉去內地發展,能得到的也不過是一個月六七千的固定收入,和前不見通路的未來,能賺幾個月取決於劇組拍多久,還沒有保險保障。

 
如今,電影拍攝成本大多花在了明星身上,龍虎武師的收入也變得不那麼可觀。日薪不過千元,多的兩千左右,日日有工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和曾經的港片盛世根本沒得比。

 
隨著電影工業的技術突破,打星都變得雞肋了更別說武行,要麼當替身,要麼當龍套,再能打也出不了頭。

 
畢竟,一個打十個能讓觀眾高潮已經是過去了,對武術指導的需求也就相應減少,晉升的機會變得渺茫。

 
況且,現有明星背後可以割的韭菜海了去了,幹嘛捧你一個打星?

 
帥如張進也沒有成為下一個甄自建,向家後輩的資源都沒能讓他以打星的身份C位出道。

 
極限動作武行做,最後屏幕上還是主角,洪大寶、陳龍等人的鯉魚躍龍門,對於現在的龍虎武師來說就是一場無法觸及的美夢。

 
在場的人都是耳聽目睹了這一切的改變,所以對於劉青山的話頗有感同身受的唏噓感。

 
怎麼來改變武行的慘相呢?

 
無疑,開拓出功夫片的另一符合時代潮流的新流派就成了當務之急。

 
而劉青山現在正參與其中,前有真刀真槍、拳拳到肉的《殺破狼》,因它還會出現目前正在籌備當中的《奪帥》、《導火線》。

 
後有《功夫》這種與高科技結合起來的特效功夫電影,它不但有劇情、武俠、思想情懷,還會有神奇的音效運用,經得起時間推敲的電影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