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3 章

“壽安公主得知陛下離開長安城之後,立刻就派臣帶人來接應陛下了。”
蕭臨光語氣激動,眼睛中已經含淚,“公主得知陛下遇險,心急如焚,涕淚漣漣言‘阿爺安我心方安’,當即便派最信任的臣子來接應陛下,如今蜀郡已經為陛下整理出了郡守府作為陛下暫居之處,就等著臣將陛下請回去了。”
一番懇切之言讓這段時間飽經人情冷暖,逃亡之苦的李隆基萬分感動。

他不無感慨道:“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壽安和愛卿有心了。”

沒想到一直被他忌憚的女兒才是他的忠臣啊。回想起自己先前對李長安的小心思,李隆基不僅有些唏噓。

他看走了眼,沒能看出來安祿山的野心,還被楊國忠矇騙,好在這個幼女是個好的。

和來接應自己的軍隊會和之後,李隆基心裡終於踏實了,安全得到保障之後便又有了心思關心自己的江山。

“如今局勢如何?”李隆基坐上了馬車,開始詢問起天下局勢。

這段時間李隆基憂心的不僅是自己安危,也對如今的天下局勢十分擔憂。

只是在逃亡路上,消息難以傳遞到他手中,沿途郡府所得知的消息也都是些零零散散的舊消息,如今大唐到底有多少城池落入了安祿山手中,河朔三鎮的軍隊是否已經和叛軍交上了手,這些消息李隆基是兩眼一抹黑,一點都不知道。

有壽安公主領導作戰天下局勢自然一片大好,要是你現在就把皇位傳給壽安公主,說不準一年都不用,天下就能平定。

蕭臨光心中腹誹著,面上表情卻絲毫不變:“叛軍已經攻破了長安城。”

李隆基長嘆一口氣,這個消息他在沿途郡縣已經有所聽聞了,如今從蕭臨光口中得到肯定的消息,李隆基心底那僅存的一絲希望也破滅了。

“安祿山正在建造渾天台,聽說已經讓太史監的相士們開始選定新國號了。”蕭臨光接著道,面上還露出了悲切的神情。

雖然沒有說出來,但是滿臉都寫著“大唐要亡了”幾個字。

因為誰大唐才要亡呢?

李隆基咳嗽了兩聲,心裡發虛。他記得蕭嵩雖然治國差了點,徒有其表,但是說話還是很好聽的啊,怎麼蕭嵩這個兒子說話這麼不中聽,句句都往他心口上扎刀子呢。

“壽安如今在何處?”李隆基悄摸轉移了話題,他感慨道,“朕一向看重壽安,南詔久戰不下,實在是大唐心腹大患,唯有壽安為帥,朕才能夠放心啊。”

蕭臨光面色不變,彷彿他不知道真相一樣,他只是面色如常開始給自家公主表功:“公主到了南詔之後,本欲穩紮穩打,步步緊逼平定南詔,只是後來聽說安祿山起兵,叛軍一月不到就打到了洛陽城下,威脅東西一都安危,公主便十分焦急。”

“公主召左右曰:‘君辱臣死,父辱子死,今安賊謀逆,吾為帝女,豈能見國辱而泰然,當速平南詔,北伐不臣’,當即便召集三千精兵,日夜兼程,千里奔襲深入南詔,擒南詔王而歸。”
“公主深入毒蟲之地,日夜奔襲千里,手足盡腫,又一騎當先攻入太和城,受傷無數,見之者垂淚,公主只言為國盡忠,死亦無懼,何況傷乎?”
李隆基眼眶都有一絲酸脹,一時竟然不知道要說什麼。

“時至今日,朕方知壽安之忠。”李隆基深吸一口氣,“如今壽安可在蜀郡?朕還有要事要託付給她。”

被自己先前最信任的安祿山背刺一回之後,李隆基對其他將領也起了疑心,畢竟南北朝之亂就是前車之鑑,但凡有兵權的將領都可能會造反,安祿山不忠誠,其他將領難道就忠誠嗎。

單單安祿山也就罷了,他一人之力還滅不了大唐,可倘若有其他人趁機起兵反唐,那不就跟隋末一模一樣了?他李隆基就真成了亡國之君了。

如今的當務之急不是那個子女惦記他皇位,明日這江山的主人還姓不姓李才是最要緊的問題。

“壽安公主平定南詔的第一日就帶兵北上平叛了,如今已經攻下了三城,從叛軍手中搶回了陳留郡,正要支援洛陽,守住東都。”蕭臨光表情無辜看著李隆基。

“壽安公主忠唐之心人人盡皆知。”

李隆基:“……”

這是擅自出兵吧?他沒下過旨意命李長安帶兵北上平叛啊。而且大軍開撥那麼容易嗎,說出兵第一天就能出兵?他調動河朔三鎮平叛,那三鎮久經沙場的軍隊還得先花十天半個月準備糧草調動人馬之後才能出兵呢,十鎮裡面倒數的劍南軍能這麼快嗎。

別是原本打算造反,安祿山先動手了她才改成平叛的吧?

李隆基露出了欣慰的微笑:“好啊,大唐有壽安這樣的良將,朕十分放心,朕要為壽安加封號,為鎮國壽安公主,再加為黔中、河南一道觀察使。”

太子李亨北上靈武之前,李隆基也是給他封了天下兵馬大元帥。

離開了長安城之後,智商又佔領了李隆基的大腦。

不管再怎麼爭權奪利,至少江山姓李這是大前提,兒女分封就分封了,如今最要緊的事情是先把安祿山摁死。

當然,他即將前往蜀郡,蜀郡是劍南道治所,他過得好不好全要看劍南節度使李長安的態度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李隆基表情平靜,當下就寫了聖旨,按了大印,交給了身邊的宦官,當著蕭臨光的面叮囑宦官:“你速將此旨意帶給壽安公主,轉告她,只讓她安心與太子一併領兵平叛就是,其他諸事,朕都依她。”

反正就算李長安有覬覦帝位的野心,她第一敵人也是太子李亨,只要李亨還是太子,大唐名正言順的繼承人就是李亨。安樂公主謀反之前先殺了太子,他當皇帝之前也是他的兄長先做了“讓太子”,把太子之位騰了出來,就算是太宗皇帝那也是先殺了太子李建成才當的皇帝。

安祿山、李亨,李長安前面有的是對手。李隆基也不吝嗇於做一次好人,既然想馬兒跑,便要給馬兒吃草,他要李長安平叛,自然也不能吝嗇封賞。

一切做完之後, 李隆基便看了眼天色, 笑道:“蕭卿家也未用午膳吧,不妨與朕一併用膳。”

這是暗戳戳的提醒蕭臨光他們該吃飯了,這一路上折騰來折騰去,李隆基就沒吃過一頓安穩飯,如今終於能吃一頓安穩飯,李隆基早已迫不及待。

蕭臨光十分識趣道:“臣這便傳膳。”

片刻後看著面前的一碗糙米和半塊鹹肉,李隆基陷入了沉默。

這怎麼跟他逃亡途中吃的也沒什麼兩樣啊。

蕭臨光面帶驕傲:“如今劍南上下全軍都在勤儉節約,要將省下的糧草都用來招兵買馬平定安祿山叛亂,光復大唐江山。”

李隆基擠出了一個尷尬的笑:“嗯……很好啊。”

他能怎麼辦?他身為大唐皇帝總不能說你們別省糧食招兵買馬平定叛亂了吧。

他只能一邊吃著難以下嚥的糙米,一邊還要誇讚劍南軍忠君愛國。

洛陽城東至陳留郡的所有叛軍都被清除完了,叛軍全都當成俘虜關押在牢中,實在罪大惡極屠殺無辜的叛軍拉出去砍了,做壞事少一些的叛軍判到各處去勞動改造,被強行徵發的叛軍則分散編入壽安軍中,待到他們老家被平定之後再遣送原籍接著去種地務工。

俘虜了萬餘叛軍,挨個清算也要算上許久。

隨著壽安軍與洛陽軍匯合,李長安正式駐軍洛陽,安祿山想要左右夾擊洛陽的想法也完全破碎。

如今反倒是安祿山要擔心長安城被左右夾擊了。

李長安也的確做出了要收復長安城的架勢,大肆在洛陽城招兵買馬,又日日演練,還每日都要派探子去打探陝郡情況,甚至安祿山派去洛陽打探消息的探子還告訴了安祿山一個讓他坐立不安的消息。

王忠嗣即將率五萬大軍攻打陝郡。

同時哥舒翰也已經領著五萬大軍到了扶風郡,而扶風郡就挨著長安。

更讓安祿山憤怒的消息還不止這兩個,他的後方也出了問題,常山郡失守,常山郡守顏杲卿直接倒戈開城門讓朔方軍駐紮了!

還有那個一直默默無聞,整日只是寫書法的顏真卿還聯合數郡組成聯軍也在河北境內公然反叛他。

彷彿一夜之間,內憂外患一下子就都冒了出來。

安祿山惱怒極了,當下也顧不得稱帝,立刻就要派大將回援河北先把自己的河北大後方平定。

李岫先找上了正在大帳中練兵的史思明。

“屬下以為將軍應當先請命去對抗哥舒翰或者王忠嗣。”

史思明挑眉:“說來聽聽。”

史思明知道安祿山屬意他回援河北去平定河北諸郡叛亂,他是叛軍一把手,去平定後方再合適不過了。

比起威名赫赫的王忠嗣和哥舒翰,後起之秀的李光弼還有那一群他沒聽過名字的小將似乎也更好欺負一些。柿子要撿軟的捏,史思明原本已經打算回援河北了。

李岫早已理順了思路,他給出了一個史思明無法拒絕的理由:“將軍認為安祿山如今身體如何?”

“倘若安祿山暴死, 那咱們范陽軍又該聽誰的呢?”

史思明高高揚起了眉毛, 抬抬下巴:“你接著說下去。”

“安祿山稱帝后死,則必定立他的兒子為新帝。將軍難道願意聽從那幾個廢物的命令嗎?安祿山稱帝前死,則將軍威望最重,便理當由將軍統領范陽君臣,成就大業。”李岫一顆心砰砰跳,他牢記著自己收到的密信。

壽安公主說這樣就能讓他報父仇,能讓他有殺安祿山的機會。

李岫信了。

史思明看了眼李岫,他相信李岫,李岫和安祿山有父仇,自然會盡心竭力為他考慮。

而史思明又恰好有那麼一些自己的野心,安祿山想當皇帝,他也想當皇帝,可皇帝只能有一個。

最終,史思明緩緩道:“你說的對。”

第一日,史思明便主動找到了安祿山提出要去抗擊哥舒翰,安祿山固然略有些詫異,可最終也被史思明勸動了,把史思明留在了長安城,另派手下大將田承嗣回援河北。

又派薛嵩去守潼關,他手下的大將之中薛嵩性格最為沉穩,只要佔據潼關牢牢死守,就算是王忠嗣親自領軍也別想攻進來!

李長安得知安祿山派去守潼關的人選後嘴角抽了抽。

不得不說,安祿山比李隆基會用人多了,潼關那地方的確需要一個做事沉穩能夠守關的大將鎮守,薛嵩也的確是一個十分合適的人選。

奈何有些人一開始就是錯的。

李長安派人把王忠嗣找了過來,委婉表達了自己的意見:“阿兄不用著急攻打陝郡了,到了陝郡之後,你只要隔三差五派三五千人去轉兩圈就行,不用真打起來。”

“為何?”已經加班加點制定好作戰計劃的王忠嗣有些無措,“就算暫時沒有攻打長安城的打算,可咱們要收復長安城,早晚也得從潼關而入啊。”

李長安目光遊移:“安祿山派去守潼關的大將名叫薛嵩。”

“薛嵩,我聽說過他的名字,是安祿山手下的一員猛將。”王忠嗣皺眉,他研究過安祿山手下各個將領的作戰風格。

此人倒有些麻煩,叛軍手下將領多出身胡人,作戰風格莽撞激進,容易衝動,王忠嗣擅長對付這樣的將領,如薛嵩這般作戰穩紮穩打的將領反而讓他覺得有些扎手。

“……那是樊寧的大兄。”李長安道。

王忠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