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新書 作品

第368章 打巷戰

 ………… 

 三道溝…… 

 唐林給鬼子選定的決戰戰場。 

 天還沒亮,特務營主力就出現在村口,挨家挨戶動員老百姓轉移。 

 考慮到戰火有可能摧毀村子,為了讓鄉親們轉移的沒有任何後顧之憂,不僅給每家每戶補償五十斤糧食,作為特務營給日軍交戰期間老百姓口糧,還給每戶老百姓補償兩塊大洋,作為修繕房屋經費。 

 當然,如果戰鬥結束,房屋在戰火中被破壞太嚴重,兩塊大洋不夠修繕房屋,還可以再問特務營要補償。 

 晉察冀根據地初建,八路軍影響力還沒到這裡,村中老百姓對八路軍要借村子跟鬼子打仗這件事兒並不支持,甚至有點兒反對。 

 因為戰火可能給村子帶來的破壞太大。 

 搞不好三道溝就會在這場戰鬥中被夷為平地。 

 最後看在糧食跟大洋的份兒上,老百姓才答應八路軍將村子借給八路軍當戰場。 

 “楊連長,村口防禦工事必須要夠堅固……”看著眼前正在挖壕溝,用沙袋堆機槍掩體的楊兵,唐林突然走過來,一臉嚴肅提醒。 

 “營長……我們不是要在這兒跟鬼子打巷戰嗎,把工事修這麼堅固,能用上嗎?”楊兵帶著一絲不解反問。 

 “當然有用……”唐林脫口回答。 

 “日軍不是傻子,不是我們想跟他們打巷戰,人家就乖乖殺進村子跟我們打巷戰。” 

 “必須先打幾場阻擊,讓他們意識到三道溝是一個非常難啃的骨頭,這樣才會集結重兵發動進攻。” 

 “部隊趁機放棄村口防線,撤進村子,小鬼子才會乘勝追擊,殺進村子,巷戰才有機會打起來。” 

 “不然鬼子派一箇中隊殺進村子,就算我們用巷戰吃掉他們,對鬼子掃蕩部隊也造成不了什麼影響。” 

 分析完就指著眼前的機槍掩體提議:“去村子裡找一些原木過來,沒有的話直接拆房梁,等戰鬥結束後再還給老百姓。” 

 “要是房梁在戰鬥中被摧毀,直接用大洋跟糧食補償老百姓……” 

 “用原木在機槍陣地上面搭一個頂,再在上面蓋上一層沙袋,爭取能頂住小鬼子迫擊炮跟擲彈筒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