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只需五兩一碗

 終於,又過了幾天,在他們燒出的紅磚堆成山時,終於看到了土圈裡的磚慢慢變成了青色。

 那一刻,全場沸騰,掌聲雷動,人們歡欣鼓舞。

 每個人的眼裡都閃著狂人一樣的光,眉宇間是無盡的喜悅,臉上透著難以掩飾的激動與自豪。

 他們燒出青磚了,這意味著他們都可以住上青磚搭建的房子了。

 以後他們甚至還可以出售青磚,發家致富不在話下。

 有了燒磚的技術,瓦片也可以試著嘗試了。

 於是人們一邊燒磚,一邊研究燒瓦片。

 多出來的人手又重新在旁邊建磚窯和瓦窯。

 燒磚需要的柴火也多,燒磚插不上手的人便自覺的去砍柴。

 做瓦片比起做磚相對要複雜得多,前面做土坯的方法都一樣,做瓦片要用到的工具有瓦筒、瓦衣、拋光片、鋼絲弓、轉動平臺等。

 首先,是將揉好的土坯做成長一百二十公分,寬三十公分,高一百五十公分的“瓦坯”,放置在轉動平臺旁邊的陰涼處。

 接著就是做瓦了,將瓦筒放到圓形轉動平臺上,外面套上棉布做成的瓦衣,用鋼絲弓在瓦坯上切割一片厚度差不多兩公分的瓦坯片,雙手均勻地將瓦坯片托起,包裹在瓦筒上,用左手轉動旋轉平臺,右手拿著拋光片沾上水均勻拍打瓦坯片,直到表面光滑平整為止。

 這些工序都做完了後,用手握住瓦筒的手柄,將瓦筒拿起,放到盛有鋸末的竹筐中,讓瓦筒底部沾滿鋸末,然後再把瓦筒放置到平整的地面上,用手取下瓦筒的固定鎖釦,用力往上拉,瓦筒就與瓦坯片分離開,成為圓筒形瓦坯。

 由於瓦筒與瓦坯片中間隔了一層紗布瓦衣,所以不會粘連在一起,分離起來比較容易。

 瓦筒身上設計了五條微分割線,瓦坯片陰乾後,用手輕輕拍打圓筒兩側,圓筒形瓦坯片就分裂成四塊瓦片了。

 不過,這是一個技術活,因為不熟練,掌控不好合適的力度,瓦坯在他們手中變成一堆粉碎的泥塊。

 瓦片拍好後要一塊塊疊放整齊,豎立著堆放在堤坎上風乾,差不多一個月乾透後就可以上窯煅燒了。

 磚和瓦的燒製過程差不多。

 到底能不能成功燒製出瓦片,還得等一個月以後才知曉。

 為了能夠燒製成功,他們做了足夠的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