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相守一生





大同四年六月,沈瑜外出時撿到一名棄嬰,是個男孩,只不過有些先天不足,瘦瘦小小的,既然沈瑜抱了回來,季臨清也沒什麼不願意的,兩個人對孩子視若珍寶,給孩子取名為季璟。




因為兩個人沒有孩子,所以對照顧嬰兒十分的生疏,但他們對季璟又十分的重視,不僅找了幾個經驗豐富的奶孃婆子,季臨清還每天找各種有經驗的御醫問東問西,生怕錯過一點點的注意事項。




大同五年。




在沈瑜和季臨清的細心養護下,孩子一日一日的健康了起來,粉雕玉琢,惹人疼愛。




大同六年。




季臨清雖然在三年前就已經把商會交給了蕭煜的心腹,也想著把他的抽成減為一成,但被蕭煜拒絕了。




所以他也會時不時的進宮以現代人的思維為蕭煜提提意見,順便教教蕭煜的兒子,雖然他也不知道三歲的孩子有什麼可教的。




這年三月,蕭煜在朝中提出萬民相等、天下大同的觀點,讓女子、哥兒有自己的選擇,不用必須過著‘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的日子。




沈瑜與赤影的書肆已經開到景國各地,而且也公開了書肆是誰舉辦的,朝中近幾年的新秀幾乎都在書肆中讀過書,俗話說:‘吃人嘴軟,拿人手短。’他們既然受了恩惠,也昧不下良心說人的不好。




這幾年的變革太多,無論開始多麼新奇離譜,最後的結果居然都是好的,在皇帝的帶領下景國民富國強,所以那些老臣也只是象徵性的抗爭了一下然後就順從了。




季臨清其實也有些驚訝蕭煜能有這種想法,畢竟古人都是以男子為尊,所以便問了蕭煜。




蕭煜直言不過是受了母后的影響,他的母后因為這十二個字嫁給先帝,不得寵愛卻還要恪守妻子的本分,整日鬱鬱寡歡,如今在學堂裡做一位女夫子,也算找到了自己的價值,這才露出幾分笑意。




*




沈魚這些年明白自己一人醫術終究有限,所以開設學堂免費教學醫術,但進學堂需要經受考核,而且學成之後必須在他們各地的醫館待夠五年方可離開。




沈瑜與季臨清幾乎在景國各地都開設了醫館,派發學堂的學生到各個醫館去,醫館不為盈利,藥材價格低廉,甚至對於窮苦人來說不收取藥費,只為能夠造福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