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9 章 其一

 ——孟子教導弟子時提及告子的觀點。告子以為“言語有失,不必在內心尋根究底;心有不安,不必妄動意氣”,而孟子只認同後半句,最後總結應該“持其志,無暴其氣”,即堅定其志而不妄動意氣。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章討論到後面便是後世廣為流傳的“我善養浩然之氣”。

 考官出題雖只截取了一段話首末兩句,但參加鄉試的生員別的不說,四書個個背得滾瓜爛熟,默出整節全文自難不倒他們。

 而謝拾不僅四書背得滾瓜爛熟,這幾年來,他幾乎將四書能出的題都做遍了。只要是四書上的句子拎出來做題目,除非是稀奇古怪的截搭題,不然都是他做過的。

 ——卷王之力,恐怖如斯!

 因此,幾乎在看見考題的第一時間,謝拾腦海中已浮現出自己曾經做過的文章。只是他的進步向來一日千里,便是從前自己做的文章,在如今的他眼中亦不過耳耳。

 嫌棄地搖搖頭,謝拾只在心中潤色一番,文采盎然、義理妙絕的升級版便出來了。

 硯臺中墨水略有不足,他一邊構思一邊研墨,墨研好時一篇錦繡文章已躍然於心。

 於是,他提筆而落。

 兩篇文章作完,已近午時。

 謝拾不急著繼續作文,先將草稿收到一邊,打開考籃中裝有吃食的那一層,吃了一枚炊餅、幾塊桂花糕,並幾片肉脯,一頓午飯美美用完,他又捻起幾枚老徐氏特製的果脯扔進嘴裡,權當飯後小食。

 吃飽喝足,難免開始犯困。還是長身體的年紀,昨天深夜就出門排隊,又聚精會神寫了兩個時辰的文章,謝拾精力損耗不小,反正時間充裕,他索性先小憩一頓。

 這一片號舍頓時出現一幕奇景。

 左右兩側考生皆在奮筆疾書,許多人甚至顧不得吃飯,任由小腹不斷空鳴抗議,中間這間號舍中,卻有人一頭倒在暫時清空的案上呼呼大睡,他上半身被外袍蓋得嚴實,只隱約露出散在桌面上的漆黑髮絲。

 巡遊而過的考官原以為這不知名的考生突發疾病昏死了過去,暗暗可惜一條人命。

 畢竟貢院一旦落鎖便不能輕易開門,昔日便有貢院起火燒死眾多考生的先例。

 哪知走近一瞧,卻見少年露在外面的小半張臉睡得紅潤,一呼一吸均勻起伏。

 “???”

 幾位巡查的考官不禁陷入沉默。

 良久,其中一人笑道:“俗語有言‘每逢大事有靜氣’,觀此子已得其三昧矣!”

 一無所知的謝拾睡了個美美的午覺,醒來之後只覺神清氣爽,身體再次充滿了電。

 他將收好的文房四寶和草稿等一應物事重新擺放在案上,這就看向最後一道四書題。

 在《大學》與《中庸》之間,謝拾選擇的是《中庸》題——

 【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