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年十八 作品

第362章 跟你二哥養驢去吧

 說著看向採藥人:“老藥叔,到時候餵食上藥找他就行。”

 看著人直接傻住,周圍人樂得哈哈笑。

 “你也是,跟一城說這些,他家可有三頭狐大仙呢!”

 說笑間,眾人幫襯著將馬車上的車架卸下來,將馬趕進棚子裡。

 因為棚子較小,只能將馬匹分散到眾人家中進行餵養。

 “馬拉東西上山方便是方便,這喂的時候真扛不住。”

 謝家有一邊喂一邊道:“這一頓可是吃下去不少,年前還要下山一趟,再買一些麥麩那些東西。

 “這些東西可要伺候好,這吃得比我都好,現在就是純伺候它們。”

 “誰讓它們金貴呢。”

 瞧著吃著精糧的馬匹,謝一城也有些嘆氣。

 屯子裡想要再擴充養殖大牲口根本沒可能,不說跟著進山的這些馬匹,僅僅是屯子現有的兩牛一驢一馬,養殖的壓力就不小。

 母牛懷崽子要吃好喝好,母馬之後要生騾子要養好,公牛來年可以耕地幹活要喂好,驢進山下山馱東西要照顧好,大牲口都用得到。

 一個個胃口又大,養的時候根本不捨得讓它們缺啥,日常吃的絕對是屯子裡最好的。

 這個年代的長白山中,一半時間都屬於冬季,雪都不帶化的那種。

 從10月到來年4月,嚴重點甚至到5月都有可能,山裡的草葉吃的時間不夠。

 要是把跟著進山的這些馬匹全部留在屯子裡養著,說句不誇張的,要是不拿自己家裡的那些家底,屯子根本養不起。

 哪怕往前推到冷兵器時代,關內是農耕文明,多為步兵,據城而守防禦為主。

 還有就是對外作戰的遊牧民族即使打輸了可以趕著牛馬羊跑,就算打贏搶到牛馬羊和一些皮貨,草原牛不會耕種,多為肉食,最值錢的也就是馬匹跟一些稀有皮貨。

 最重要的就是這養馬養騎兵費錢,馬上配備各種器具,餵馬吃的也多,吃得比步兵也好,除非是草原養馬才能減輕耗費。

 漢武帝當時打贏了匈奴,除了自身外,也要託祖上積累,幾代人大治,囤積下來的錢糧武器布帛各種物資。

 就這樣也不夠造的,馬匹士兵,民夫後勤,後期不斷用兵,國內天災,錢糧虧空,人口下降(不是全死,有的為了躲避繁重的徭役賦稅,逃入山林湖間或賣身豪強成隱戶),所以才有了漢武帝的人生兩段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