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八道 作品

第七十七章 現場煉丹

 楊昭也有些懵了,什麼時候煉丹爐的二檔風力這麼猛了?

 本來他還想休息一下的,現在看來,必須要加水黏合,順帶冷卻溫度,直接一氣呵成了。

 “……”

 鹿大師無言,他記得自己煉丹的時候,沒有這麼大的風力的,難道是手法問題?

 就在這時,最難的點來了!

 鹿大師像是也感應到了什麼,目光在楊昭與煉丹爐之間來回切換,同時腦海飛速運轉,將現在發生的一切都記憶下來。

 楊昭默不作聲,他已經無心理會鹿大師,所有的注意力都在煉丹爐中。

 “去!”

 隨著他大手一揮,另一桶山泉水,被分三次倒進了丹爐中。

 毫無疑問,這是有講究的。

 鹿大師在旁邊,眼珠子都快瞪掉了,恨不得當場拿個小本本記下來。

 奈何這實在不是看一遍就能學會的,需要成千上萬遍的實踐操作,不斷的試錯,不斷的改良,只有日積月累的經驗累積才能成功,沒有人能看一遍就會。

 當丹爐中的九陽靈根,融化快要過半,並且溫度也要下不來的時候,楊昭倒入了三層左右的水量。

 這個水量主要用來冷卻溫度,並不指望黏合丹藥,況且靈根還沒完全融化,也不需要黏合。

 時間流逝,當丹爐中的九陽靈根只剩下拇指大小的一節時,楊昭倒入了六層左右的水量。

 這時才是真正成丹的開始,此時九陽靈根的藥性已經釋放的差不多了,再不倒水就晚了。

 如果等藥材全部都融化掉,那就只能喝蘊含九陽藥性的山泉水了,那也基本上沒有什麼效果可言了。

 留下最後一節藥材,其實是充當九陽藥性的源根用的,有點藕斷絲連的意思,使藥性始終與源根連著,不至於到處遊蕩。

 最後還剩不倒一層的水量,則是起到保險的作用,主要用來兜底,讓九陽丹可以徹底成型。

 這三次的水量明顯是不同的,根據丹爐中的溫度,以及九陽靈根的狀態決定,這就是純粹的技術活了。

 鹿大師此刻已經完全信服了楊昭,光是這手出神入化的控火術,就夠他捉摸許久。

 要不是丹藥還沒成,他倒頭就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