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一州二主

 不過細細一想,他們也不得不佩服蕭恪此舉的精妙,因為如此一來,大都督和刺史相互制衡,便可阻止其中任何一方坐大了,再出現地方割據的情況。

 不過他們很快又想到了其中的漏洞,若是大都督與刺史相互勾結,聯起手來欺上瞞下,在州內一手遮天,朝廷不一樣很容易被矇在鼓裡嗎?

 但很快他們就知道自己錯了,因為蕭恪繼續說道:“如果大都督和刺史中有一人貪贓枉法另外一人不上書彈劾,以同罪論處。”

 眾官員不得不再次佩服蕭恪的深謀遠慮,如此一來,大都督和刺史為了保住各自的官位,只能替朝廷死死盯住對方,以免對方犯事連累到自己。

 王淳此時臉上不由露出一絲苦笑,終於明白為何蕭恪這麼輕易就任命王濟為青州大都督了,敢情王濟的這個大都督權力已經縮水了一半,跟原本的大都督根本不是一回事。

 隨後,蕭恪又分別推舉原來的徐州司馬劉煦為徐州大都督,徐州長史杜靖為徐州刺史。

 除此之外,蕭恪還在各郡設通判一職,輔佐太守打理郡中事務,無實權,但各郡的公文,需要太守和通判一起簽押,方可生效。若是太守有不法行為,通判必須奏告朝廷,否則一律以同罪論處。

 至於這些通判的人選,幾乎都是出自州試右榜的寒門舉人。

 對於蕭恪的這些提議,在場的官員並無人站出來反對。

 不過大家心中都很清楚,蕭恪只是將“寒人掌機要”這一套做法從朝廷搬到了地方,世家子弟出任大都督和太守,寒門子弟出任刺史和通判,以寒門來制衡名門望族的做大。

 (戰爭是作者的短板,今晚只能更一章了,作者去惡補一下資料,看看怎麼打好兗州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