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四帝並立

 董皇后眼淚再次忍不住流下來,當初父親將她送進宮時,她曾無數次在心中憧憬過有朝一日自己兒子登基為帝的情景。

 可她沒有想到,當這一切真真切切發生時,她卻倍感絕望和無奈。

 她看著下面跪倒成一片的官員,目光最後落到蕭恪臉上,看著蕭恪眼中溫和的目光,她竟下意識打了一個寒顫。

 最終,她還是緩緩閉上雙眼,顫抖著聲音說道:“既然先皇有遺詔,要立皇兒為帝,本宮怎敢不從,望諸位卿家此後盡心輔佐新君,不負先皇所託。”

 ……

 元興五年六月,徐州大都督和眾多官員以先皇遺詔為名,在下邳擁立不足一歲的龍暄即皇帝位,次年改元承興,諡先帝龍璟為哀皇帝,廟號穆宗,尊其母董氏為皇太后。

 不久之後,太后董氏代天子下詔,封蕭恪為大將軍和尚書令,進爵為齊王,因天子年幼不能理政,所以由蕭恪以大將軍的身份總領國事。

 隨後,蕭恪下令在下邳城外營建下邳行宮,表奏王淳為中書令,薛浦為侍中,其餘擁立有功的官員也各有封賞,一時皆大歡喜。

 ……

 龍暄在下邳即位的消息傳到洛陽,董逵無奈之下,只得同意顧舉和眾大臣的提議,擁立寧惠帝之子鄭王龍昭為帝,下旨大赦天下,改元元泰,封董逵為大將軍,爵封涼王,封顧舉為尚書令,爵封晉王。

 揚州大都督孫鸞卻以龍昭得位不正,蕭恪擁立幼帝有不臣之心為由,在建業擁立同為宗室的吳王龍瑀為帝,改元洪德,而孫鸞則領大將軍,統領天下兵馬,爵封越王。

 而白巾軍首領高藩更是以大寧氣數已盡為由,在鄴城正式稱帝,國號大魏,改元天成,以軍師遲牧為丞相,廣置百官。

 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天下竟然一下子冒出了四個皇帝,可謂是一時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