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1 一堂生動有趣的化學課

 一番話就把那位老師的質疑懟了回去。

 “各位同學仔細看老師的去汙過程,將來要是自己遇到了,可以親自嘗試一下。”

 “劉老師,剛剛油膩膩的飯盒居然不油了!這到底是什麼原理啊?”

 劉光天滿意的看了眼鄭桐這個捧哏,然後接過乾布擦拭著手掌,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了一些去汙原理下來。

 “光看可能有些一頭霧水,其實這是淘米水中蘊含的蛋白質分解油脂有關,說出來一文不值。除了淘米水外,家裡最容易獲得還有食鹽,食鹽去汙去油能力不亞於淘米水,但是食鹽的價格比較高,一般家庭不會用食鹽來去汙。”

 (以六七十年代的食鹽價格一斤1毛4來分析,自計劃經濟以來,物價管控方面很成功,起復並不大)

 “還有一個方法用來洗碗也很徹底,不知道大家平時喜歡不喜歡吃黃瓜?”

 “喜歡!”

 人群裡爆發出大片的應答聲,連一些老師也覺得新奇。

 只有站在最外圍的閻埠貴,撇撇嘴,連飯都吃不飽,誰會用食鹽和黃瓜來洗碗?

 話又說回來,除了六年九班這些孩子的家庭,普通學生家裡,包括他自己家裡,多久能見到一次葷腥啊?

 還去油?

 得有油水才行啊!

 “黃瓜我們吃的時候是不是會把兩頭切掉,因為黃瓜的兩頭沒什麼水份,還有點苦澀。但是恰恰是這個部分,用來洗碗去汙非常有奇效。”

 “劉老師,那你說說看,這黃瓜頭去汙的原理又是什麼啊?”

 “既然閻老師你誠心誠意的發問了,我就大發慈悲的告訴你,蔬果中富含的維生素裡有氨基酸,這種氨基酸可以分解油脂。閻老師,需要我給您把化學方程式寫出來嗎?或者我們可以再打個賭,這次就別跑圈了,我看您也挺不容易的...哎哎哎,閻老師,別走啊!”

 玩不起啊!

 婁曉娥也看到了剛剛站在人群外圍的閻埠貴,一張臉黑得跟鍋底一樣。

 又是自取其辱的一天!

 “閻埠貴真是夠閒的,剛才站在我身後,用尖銳的變聲,我差點沒有聽出來。”

 “活該,偷雞不成蝕把米,又栽了吧?”

 “我要是跟人打賭輸了,幾天就低調了,他倒好,又覺得自己行了。”

 “這小劉老師也挺厲害啊!全科人才啊!我怎麼聽閻埠貴說過一嘴,他以前讀書偏科很厲害呢?果然不能偏聽偏信啊!人的心眼一旦壞了,張嘴都是惡毒的話。”

 這些老師們私下談論的話,全都落在了附近那些六年九班學生的耳朵裡。

 原本鍾躍民覺得輸給了張海洋,接受懲罰,給全班師生洗飯盒是件憋屈的事情,弄不好這事情傳回去,他家老頭子還會揍他一頓解氣的。

 現在發現洗飯盒不但不丟人,居然還能學習到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