媌吃魚 作品

第75章 帝乙:朕要架刀天下!

 說著,陳貂寺從袖子裡掏出一份奏章,呈遞到帝乙手中,“依據此制,有司所屬官員,需將應辦的事情,定立期限分別登記在三本賬簿上。” 

 “再由有司、御史臺按賬簿登記,逐月進行檢查,形成一套完善的官員考評機制。” 

 “另外,輔以京中百官每三年一次的“京察”,各郡兩千石每兩年一次的“大計”,以及每年的“上計”,恰好可除樞腐之弊。” 

 “此法事關重大,若是能讓御史臺為試點,諸公子為天下先,想必朝堂百官、州郡文武,皆是無話可說。” 

 “若是考成為下,陛下可依律將其罷官奪職,取消公子待遇,從此再無繼承帝位之資格。” 

 “如此又不需大動干戈,豈不是兩全其美?” 

 帝乙仔細地揣摩著手中的奏章,不由得眉飛色舞。 

 良久後才哈哈笑道:“好你個老奴,竟然能想出如此損招,不愧是我贏伯壽的好兄弟。” 

 “你這一招,可謂是快狠準,直擊彼輩要害,讓他們進退兩難,深得朕心,朕準了!” 

 誠如帝乙所言:陳貂寺的計策,可謂是老辣又陰損,直指問題根源。 

 所謂的“國本之爭”,本就早已存在,只是因小公子的出生,以及帝乙的偏寵而激化了矛盾而已。 

 而穰侯魏無羨聯名百官上奏,請諸公子觀政此事,亦是因此而生,試圖讓其他成年的公子率先發力,以羅織黨羽,取得奪嫡的領先優勢。 

 若是讓彼輩得償所願,恐怕不等小公子成年,整個朝堂上下,就已無他容身之所。 

 可若是帝乙執意不許,卻又會激化帝權與相權的矛盾,更會授人以柄,讓人攻訐他違背了大秦的傳統。 

 但是陳貂寺的計策,卻是借力打力、順勢而為,不止消弭了這一場風波,還能讓他們有苦難言。 

 最重要的是:隨著帝乙年邁,以及穰侯拜相益久,相權與帝權的矛盾,也是越來越激化。 

 尤其是御史臺的不作為,更是隱有淪為相府附庸的趨勢,讓帝乙不滿已久,早有鼎革、收權之念。 

 陳貂寺此策,就是要在朝堂百官、天下州郡的頭頂上,架一柄明晃晃的利刃。 

 而且還是逼著他們自己下手,對自己的勢力揮刀割肉。 

 除非他們放棄“奪嫡”,放棄他們支持、投資的諸公子,否則此陽謀已是無解。 

 念及於此。 

 帝乙又忍不住放聲笑道:“仲宣此策,讓朕得以架刀天下。” 

 “大秦吏治,從此清矣!” 

 最重要的一句話,帝乙並沒有說出口。 

 那就是他還能趁機給自己的“好大兒”,狠狠地出一口惡氣。 

 只是他們君臣二人,似乎並沒有意識到,或者說有意無意地忽略了一件事。 

 那就是:“公子君”是帝乙的兒子,其他公子可也是親生的啊! 

 怎麼就把他們歸為“閒雜人等”,跟官僚並列了呢? 

 諸公子:那我們走?以後吃飯做小孩那桌? 

 姜承乾:滾!你們什麼檔次,也配跟我一桌? 

 記住了!以後夾著尾巴跟狗一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