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張若蘭

 “去你的吧!後輩沒出息,祖宗才要去找你聊聊天!”

 “行了還是應該先緊著族田,無論咱們以後發展如何,總能有口吃的!”

 吵了兩個時辰後,白昭昭覺得自己都快坐不住了,白族長突然問她:“昭丫頭,這一萬瓶藥賣出去,刨除成本和你的分成,大概有六百兩左右,你覺得應該做什麼?”

 白昭昭眨眨眼:“又不是隻有一個六百兩,以後每月都能有六百兩甚至更多,族學族田還有祠堂,一樣一樣慢慢來就是了!”

 此言一出,各房的長輩們集體一噎,倒不是不認可她說的話,只是張家的契約上只簽了這一個月,說是能賣火了才能籤一年,所以他們要先把這板上釘釘的六百兩用掉才行,不然不是白忙活了?

 其實也不怪大家要說清楚這利益分配,主要是各房分家後,有窮有富,眼界不一,族裡得了錢都想著能有利自己。

 還好白族長智商在線,他直接一錘定音:“就按昭丫頭說的來,族學族田還有祠堂,一樣一樣來!行了,散了吧!”

 白昭昭終於獲得瞭解放,她第一次直觀地感受到了古代宗族的概念,像個小型社會一樣,真正做主的還是那幾個有錢有地位的人,其餘不過是附和罷了。

 就像三房的那位叔爺爺,他家有兩個秀才一個八品官,良田上千畝,絕對的耕讀傳家,深知讀書的重要,所以極力要求辦好族學。

 很快,白家工坊就招募到了人,提供了種子給村民們,還收了很多藥材,按照白昭昭的計劃開始了製藥,白昭昭也沒閒著,她繼續著自己的學醫和練武之路。

 一個月後,金瘡藥在臨陽郡各個鄉鎮和縣城火了,雖然有點小貴,但一般的百姓都買得起,放在家裡隨時用,效果十分好,甚至有些大的傷口都能快速止血。

 濟世堂的名聲一下子打響了,就連一些富貴人家也大肆購買,甚至好多醫館也開始找濟世堂合作起來。

 張家的大老爺果斷跑來和白記工坊簽訂了三年的契約,要求三年內只供給濟世堂,價格上可以上漲到一百二十文,產多少要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