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國庫空虛

 聽到這話,徐恢眼前一黑,差點沒站穩,欲哭無淚對朱元璋道:“陛下真是難為微臣了,今年各地徵收的秋糧還沒上繳。”

 “臣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戶部尚書,萬萬不是廟裡的財神爺,沒有點石成金的本事。

 陛下,老臣真的辦不到啊。”

 八十三歲的徐恢可憐巴巴望著朱元璋,急得眼淚都快出來了。

 若是換了其他人求情,朱元璋一定毫不猶豫將此人下獄處死。

 可是一看到滿頭銀絲白髮,牙齒都掉光的徐恢。

 步入老年的朱元璋動了惻隱之心道:“行了,朕原諒你的無能了。”

 徐恢心裡有苦難言,畢竟挪用國庫的是皇帝,鍋是鐵定讓他背的。

 孝陵工程規模之宏大,令人瞠目結舌。動用的軍民達十餘萬之眾,工程自洪武九年啟動,歷經六年完成,僅地宮一項的鉅額支出就高達上百萬兩紋銀。

 孝陵的石料取自江寧縣湯山鎮西北的陽山,每開山鑿石的工匠就有上萬人之多。修建孝陵主體的地宮、享殿、寶頂,所需的石料更是不計其數,而神道上文武官員石像生、石獸、神功聖德碑的巨型石料則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從全國各地尋找。

 然而,僅用六年時間,修建孝陵耗費就近三百萬兩,幾乎相當於大明戶部一年的稅銀,孝陵這個無底洞,讓管轄六部的太子朱標倍感焦慮。

 這種關乎孝道的事情,他更不敢出言反對,於是朱標對著朱元璋心試探道:“父親,如今國庫空虛,大軍出征在即,你看是不是能從您內帑裡暫時挪出一些以備軍資?”

 內帑是皇帝的金庫,視財如命的朱元璋,想也沒想就拒絕道:“那些銀子是留著咱將來新建都城用的,一分也不能動。”

 六朝金粉之地南京遠離中原地區,不利於北方人心歸附,拱衛京城的大部分兵力對防禦北方邊患鞭長莫及,為了大明的長治久安,遷都這一事一直是朱元璋的一塊心病。

 朱標當然知曉朱元璋心中想法,向朱元璋提出建議:“朝廷現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父親不如跟二弟商議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