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允鋒 作品

第175章 面首

 這才是洪承疇跟他說這麼多的核心內容。

 打,你打不過楊豐。

 但是,你可以和他拼士紳們的支持度。

 只要你做符合士紳利益的聖主明君,在北方建立穩固的根基,那麼就可以和楊豐拼時間,南方士紳現在抵抗只是因為他們還沒真正感受到我大清的好處,尤其是剃髮易服讓南方士紳很難對我大清有好感。但只要多爾袞不繼續強行剃髮易服,繼續推奴隸制,那麼南方士紳早晚會明白我大清的好,而楊豐則會逐漸被他們厭惡甚至拋棄,那時候再南下就是簞食壺漿了。

 很聰明的戰略。

 楊豐真的並不真正符合士紳們的利益。

 包括山東士紳私下對他各種政策不滿的也大有人在,尤其是

之前他原形畢露後就更多了,但問題是山東士紳同樣害怕我大清,畢竟上次的戰爭雙方已經是血仇了。

 他們也怕死啊!

 多爾袞對他們做承諾沒用。

 他們又不傻,承諾這東西是最不可靠的,回頭食言殺他們全家那悔之晚矣了,最保險的就是把清軍阻擋在山東以外,這是最保險的,所以是怕死支撐他們跟著楊豐,他們只能支持楊豐,畢竟楊豐能保護他們。

 南方士紳也一樣。

 他們對剃髮易服是極其反感的,至少目前多爾袞的表現,依然不能讓他們放心,那麼最穩妥的還是把清軍阻擋在長江以北。

 可以說楊豐只能算現階段對士紳來說最不爛的選擇。

 但不是最好的。

 只不過是沒有比他更好的。

 如果有呢?

 如果多爾袞真的比他更像聖主明君呢?

 但是……

 那樣需要對北方士紳讓渡更多利益啊!

 而相對應的就要限制給八旗滿洲和蒙古的利益,實際上就是讓多爾袞學忽必烈,建立一個異族入侵者和本土奴隸主的聯盟,在這個逐鹿天下的大時代裡,牢牢抓緊士紳,然後靠著士紳的支持用時間來贏得勝利。我大清不需要比所有對手都強,只要我穩住,熬到對手都在內亂中倒下,那我一樣可以是最終的勝利者。

 學老烏龜嘛!

 苟也一樣能苟到勝利。

 當然,缺陷就是不剃髮易服,那麼無法做到真正的征服,只能是以利益的聯盟,這個不穩固。

 就像蒙古人撐了不到百年一樣。

 好在對於多爾袞來說,他應該也沒想過我大清能撐兩百多年。

 而洪承疇在龜山上再次眺望了一下對面的武昌城。

 然後表情複雜的嘆了口氣。

 他也轉身走下龜山。

 碼頭上已經是血紅色的楊豐,站在一片血肉的泥沼中,就那麼看著他面前清軍的撤退,而且不是簡單的撤退,而是所有清軍的全部北撤。他的武昌之戰徹底落幕,多爾袞撤軍了,儘管他弟弟還釘在武昌城內的架子上,但他依然撤軍了。

 而此時遙遠的南京,公主殿下已經在接受群臣朝拜了。

 當然,依舊在玄武湖。

 畢竟現在馬士英也只是控制著神策門和周圍不大一塊,也不可能讓監國在城內接受群臣朝拜。

 因為理論上南京朝廷官員還是史可法等人,所以新任命都只是以原官代理而已,包括馬士英代理武英殿大學士作為首輔。因為這時候南京皇宮裡面也就還有武英殿勉強能用,這座皇宮因為年久失修,大多數宮殿都沒法用,這樣首輔也就是武英殿大學士了。而楊觀光作為公主親信,當然要掌兵部,金聲作為佐命元勳肯定掌吏部,再從蘇松浙江等地招幾個舊臣,分別掌其他各部,而已經提前趕到的張國維加大學士銜,以大學士督師揚州,跟他一起的朱大典啟用為新的淮揚巡撫,作為他的副手。剩下袁繼鹹,何騰蛟各地督撫都不變,因為楊少保大敗建虜保住了武昌,再給他加官,其實公主很想給他加到大學士的,但終究還是沒好意思提出。

 最終只能加虛的。

 但直接三公有點狠了,畢竟他才做官不到兩年,兩年由秀才到三公有些駭人聽聞,大明就沒幾個三公。而他原本是太子少保,就算改成少保還是從一品,所以公主殿下想了想親自拍板,給他加勳階,加左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