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允鋒 作品

第153章 楊少保駕臨他忠誠的南京

 第153章 楊少保駕臨他忠誠的南京

 就在楊豐毆打周御史的時候,從西安發出的聖旨也到了南京。

 至於內容當然沒什麼懸念。

 左良玉被任命為提督四川剿匪軍務……

 不是總督。

 四川總督是王應熊。

 所以左良玉是去給他當副手,然後帶著部下去和張獻忠拼命的。

 而且他必須在聖旨到達後一天內率軍撤出南京,然後在一個月內返回武昌,並在再一個月內過夔門,否則軍法處置,而督餉南京的薊遼總督楊豐,負責監督他的撤軍並處置南京善後,有阻撓者以尚方寶劍先斬後奏。

 這聖旨完全就是火上澆油了,而且實際上左良玉就等這桶油。

 然後聖旨到達當天,左良玉部下大將郝效忠兵變,三萬左部士兵在南京城內大肆燒殺搶掠,甚至闖入多家勳貴府中搶劫,最後還在養傷的史可法不得不帶傷哭求寧南伯,後者出面安撫彈壓恢復秩序。為了避免再次發生類似的事情,史可法不得不當晚帶傷召集九卿會議,經過會議之後,以南京大小九卿聯名上書方式,拒絕執行聖旨,並痛陳利害,請皇帝陛下收回聖旨,以寧南伯為守備武臣鎮守南京。另外彈劾薊遼總督楊豐私刑毆打官員,縱容士兵搶劫並私設關卡等罪名,並以此為理由拒絕楊豐過京口。在上書同時,史可法以南京兵部命令黃得功,水師總兵鄭鴻逵,高傑等部包圍瓜洲,阻擋楊豐進入長江,同時命馬士英,張國維,袁繼鹹三總督調兵增援京口。

 楊豐說道。

 “末將兄長也一直仰慕少保,只是一直無緣一睹少保風采。”

 官方的事情,關他們這些民間組織何事?

 他們可是良民。

 “福建地少人多,除了向外其實也沒別的法子,尤其是你們一海之隔的對面,不但沿海有大片平原,而且都是很好的水田,只要能移民開發,也就足以容納福建容納不了的人口。包括你們在外面那些番邦,在呂宋,在會安,在巴達維亞,北大年的開拓,哪怕是你們在倭國的開拓,我也是支持的。但你們謀財之外的事情,我就不太喜歡了,聽說紅毛人當年進犯澎湖,還是你們這些海商帶路?”

 “少保公忠體國,實乃末將楷模。”

 鄭鴻逵趕緊厚著臉皮說道。

 他們搶剩下的歸大家。

 至於各地耆老會……

 這時候長江上兩個總兵,他原本就駐紮鎮江,而下游還有駐吳淞口的吳志葵,不過吳志葵是張國維手下,他是張國維提拔起來的,也聽命於張國維,這次並沒有摻和南京之戰。

 過去朝廷那些亂七八糟的規矩,不合時宜的限制,他想改就改。

 “世代忠貞?我還說我是忠臣之後,公忠體國呢!”

 要是需要的話,我可以幫他向李自成那裡要一份聖旨。”

 後者又不傻,這場江南之變的核心不就是銀子嘛,楊豐是想到南京搶南京勳貴的銀子,但左良玉先下手為強,搶先進了南京截胡,這才激怒楊少保,畢竟這種事情的確值得一怒。

 所以錢謙益等人給左良玉承諾的完全變成一場空。

 然後……

 所以在聖旨和南京兵部命令之間他們當然選擇聖旨。

 都是積年老賊,都懂在上千萬兩銀子面前會怎樣。

 不用管南京。

 也結束了。

 “回少保,那是海澄人李錦,此賊久居北大年,也去過紅毛國,與末將一家無關,末將一家世代忠貞。”

 緊接著馬士英也以得到聖旨,命令他調兵協助楊豐為理由,拒絕聽從南京兵部的命令,不過他們的選擇本來就在意料之中,真正給了左良玉當頭一擊的是浙直總督張國維同樣以有聖旨,命他調兵協助楊豐為理由,拒絕聽從南京兵部的命令。

 拒楊之戰拉開序幕。

 “這些廢話就別說了,我知道你們是什麼人,你們也知道我是什麼人,如今這天下大亂,大明終究得依賴咱們這些有能力的人維持,伱可以回去告訴你兄長,福建以後就交給他了,他想怎樣就怎樣,只要別對不起大明,對不起祖宗就行。

 鄭鴻逵陪著笑臉,站在楊豐身旁說道。

 因為黃得功,高傑也在同時得到了聖旨,命令他們聽從楊豐調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