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允鋒 作品

第134章 一個正人君子的墮落

 第134章 一個正人君子的墮落

 多鐸無視了他哥哥的命令,選擇繼續死磕德州要塞,另外也沒管向天津進攻的黃蜚……

 他其實是明智的。

 不就是個女人和小孩嗎?

 哪怕身份上是太后,是皇帝,對於他這種旗主來說,也僅僅只是個象徵性的擺設而已,旗主們同意,她們才是太后和皇帝,旗主們不同意,她們只是個女人和小孩而已。原本黃臺吉死後,兩白旗就支持多爾袞當皇帝,但兩黃旗核心的將領索尼,鰲拜等人堅持必須是黃臺吉的兒子。

 而代善,濟爾哈朗等人支持豪格。

 但兩白旗又不接受豪格。

 最終為了維持內部團結,只能折中一下變成福臨,但實際掌握大權的還是多爾袞。

 如果她們母子還在瀋陽,那就繼續尊她們為太后皇帝,維持我大清內部的團結,但現在她們已經被俘,那就沒有必要再管她們,豪格已經在之前被削爵,多爾袞正好順理成章繼位。

 營救?

 營救個毛啊!

 她們被楊豐玩死才好呢!

 北直隸的糧食也不夠吃。

 雖然事實證明多鐸的定力是正確的,因為黃蜚進攻天津失敗,只是靠著海運佔據葛沽,並在葛沽下游修築新城,至於天津清軍的反攻同樣失敗,畢竟天津到葛沽間多數都沼澤水網,沒有足夠強的水師是沒法進攻的,而黃蜚則擁有一支真正的艦隊,天津清軍的那幾艘小船過去不夠他虐的。而楊豐雖然在山海關耀武揚威,甚至以古禮讓我大清聖母皇太后老佛爺開誠佈公的展覽,但卻並沒有真正進攻山海關,他逼著大玉兒姐姐牽著羊在山海關外走了一圈後,緊接著就收兵回寧海城了。

 畢竟我大清版靖康之變搞得大家對我大清信心嚴重受挫。

 糧食都不夠吃。

 至於德州要塞,這個無非就是填多少漢軍炮灰而已,有運河的水運,繼續不斷向德州運輸更多紅夷大炮,有無數的新編漢軍,繼續不斷調來填壕,同時八旗滿洲的精銳騎兵們繞開德州要塞,向山東縱深進攻。他的戰術沒什麼問題,就是小看了楊豐和山東士紳這一年的建設成果,德州要塞雖然不是什麼稜堡,但靠著紅夷大炮想轟開也不是短時間能做到。

 靠著一年多的團練化,每一座縣城都是一個堡壘,以孔孟騎士為核心的地方團練們在守衛桑梓這一點上還是很堅決,而且因為上次的戰爭,各地也都怕清軍報復,更何況楊豐還剛剛血洗瀋陽,這樣就更不敢投降了。雖然血洗瀋陽的是楊豐,但這事得算在山東頭上,更何況多鐸也不是擅長招撫的,山東各地團練至少在目前這種局面下,還是不敢考慮投降的問題。然後分散開襲擾山東各地的清軍就不得不面對上次的困境,缺少重武器無法攻破有大量紅夷大炮,並經過了寧遠化改造,而且有一定戰鬥力的團練防守的各地城市,而城市以外又搶不到物資。

 然後繼續等待更多援軍。

 至於黃蜚……

 山東各地已經進入了堅壁清野模式。

 楊豐刮一遍,吳三桂刮一遍,李自成刮一遍,留給多爾袞的連渣都沒有。

 哪怕是地主家也沒餘糧,像京城那些過去的豪門顯貴,都已經被刮過三遍了……

 至於繞開德州要塞的進攻……

 兩天後增援的清軍到達,但反攻寧海城再次失敗,損失了數百八旗滿洲後也就認清現實縮回山海關。

 甚至多爾袞已經逼迫朝鮮運糧給他。

 事實上多爾袞還得安撫人家。

 尤其是湧入了大量清軍後就更不夠吃了。

 李自成可是刮的很仔細。

 為了我大清,只好再苦一苦朝鮮,好在朝鮮還是有點油水,再說好歹也是三千里錦繡江山呢,擠一擠總會有點的,原本歷史上其實多爾袞進京城後,也是因為實在缺糧,逼著朝鮮給他海運十萬石。

 再說身為太后,被人家這樣羞辱,回去也該自殺了。

 多鐸拿正眼看他都算輸。

 炮灰填壕也是有限度的,北方士紳和我大清只是合作關係,逼急了人家會造反的。

 但多爾袞也無力,或者說不敢繼續追擊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