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允鋒 作品

第115章 瑪的,比我還不要臉

 第115章 瑪的,比我還不要臉

 不承認崇禎……

 這個是肯定啦!

 皇后都死了,皇子也死了一個!

 這都已經是血仇,這已經沒有退路了,難道還能幻想著承認崇禎,那皇帝陛下就能忘了他們做過什麼?這種時候別說崇禎還在李自成手裡,他就是已經到了南京,並且得到了南京朝廷的承認,那京城的袞袞諸公也不能承認。

 假的。

 肯定是假的。

 皇帝陛下已經沉盧溝河,再有任何自稱皇帝的都是假的。

 至於崇禎的詔書實際上當天就已經發出。

 皇帝陛下以昭告天下的方式,承認自己在盧溝河遭遇截殺,但因為錦衣衛校尉楊慶保護,司禮監秉筆王承恩引走刺客,所以並沒有遇害,但因為夜晚逃亡不辨方向,最終沒有到天津,反而誤向西並遭遇進攻保定的順軍所以被俘。但順軍依然畏懼天威,不敢弒君,並以禮相待,目前被軟禁在保定城內,另外皇帝陛下也已經從他們口中得知造反都是被飢餓逼迫,都是為求活而已。故為免繼續生靈塗炭,下旨召見李自成,親自曉諭,在此期間各地謹守地方,若非順軍進攻,否則不得與之交戰,一切待陛下親自曉諭李自成之後再做決定。另外此前頗有借兵剿寇,引建虜入關之流言,皇帝陛下特意昭告天下,建虜罪在不赦,但有言借兵剿寇者以謀叛論處。

 然後這份詔書由順軍派出信使分別送往各地。

 接到順軍送去的詔書後,馮元颺才讓他公開露面。

 當然,他應該早就到了,但馮元颺不敢確定他說的真假,再說找不到崇禎他說出真相也沒用。

 畢竟這時候幾乎大半個北方都已經是李自成的了。

 再然後……

 吳三桂跑了。

 另外詔書送到德州後,山東總兵楊大勳接旨。

 再說京城本來防禦力也不夠。

 就在曹友義到達保定的同一天,李自成大軍兵臨居庸關,守將唐通,監軍太監等人投降,李自成輕鬆過居庸關直搗京城。

 八百萬兩啊!

 有八百萬兩在手,有山海關這種頂級要塞,旁邊還有海運,他就成了決定北方命運的諸侯,那時候各方都得哄著他。

 實際上京城官員跑了一多半。

 然後山東巡撫邱祖德接旨。

 所以他又看錯了一個。

 楊校尉一臉憂鬱地說道。

 關鍵就是京城。

 他卡在李自成後背啊!

 有這筆鉅款在手,他還可以繼續招兵買馬,雖然做不成順天王,但做個冀東王還是可以的,而且他直到現在依然算忠臣,看看他跑路都沒忘了帶著太子和懿安皇后,這就是監國太子以京城難以守衛,所以移師山海關而已。

 畢竟他就五千精銳。

 但送信到京城的使者,直接被京城朝廷斬首示眾。

 但是……

 那也得有人信啊!

 這時候不跑,等李自成到京城就跑不了了,這時候好歹還有山東這條路可以南下,至於其他都不用管了,都樹倒猢猻散了,還考慮其他做什麼?

 陳演其實也想跑路,但因為這些年在京城積攢銀子還沒運完,還有四萬多兩滯留,他捨不得丟棄,想找機會帶著銀子一起跑路,結果被張縉彥扣押,然後強行按在內閣,成為目前唯一在京閣臣。他之下就是兵部尚書張縉彥了,不過真正權力肯定在吳三桂手中,但吳三桂屬於聰明人,老老實實做總督京營就行,不用管朝政,反正有什麼事都是張縉彥等人出頭。他們還想召王永吉進京一起背鍋,但老王這種老奸巨猾的根本沒理,宋權也很機靈地躲在密雲,說到底崇禎的遇險但凡有點腦子的都明白。沒出這件事,他們進京也沒什麼,大不了李自成打過來再跑,但出了這件事,那就絕對不能進京,一旦進了京就很難自證清白了。

 畢竟皇帝都跑路,那還在京城堅持個屁,雖然他說還回來……

 當然,這些都不重要。

 這個不要臉的傢伙,帶著他的五千精銳,拋棄了視他為依靠的袞袞諸公和京城士紳,帶著這些天搜刮的超過八百萬兩銀子棄城而逃。為了運輸這近三百噸黃金白銀珠寶,他光馱馬驢騾就用了四千匹,同樣把京城的所有此類牲畜搜刮乾淨。可憐的張縉彥等人哭著趴在朝陽門,試圖阻止平西伯帶著太子和懿安皇后離京,但被那些關寧軍士兵直接扔護城河裡,然後依然趴在冰面上繼續哭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