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允鋒 作品

第110章 桀紂,你這個桀紂

 第110章 桀紂,你這個桀紂

 “陛下,臣等寧死不能坐視陛下棄十二陵。”

 一名大臣很乾脆地說道。

 “臣等寧死不能坐視陛下棄十二陵。”

 其他大臣紛紛喊道。

 崇禎又羞又怒地站在那裡,儼然一個在無數人圍觀中,突然身上衣服全都消失了的中年老男人,在展覽自己臃腫的身體,他其實很清楚這些大臣的堅持,就是故意在讓他不得不一直在這裡展覽。告訴所有人他就是個拋棄自己京城,拋棄自己臣民,拋棄自己的祖宗陵寢,在流寇面前聞風而逃的,無論以什麼理由都掩蓋不了這個事實。

 對於他這種脾氣的人來說,此刻真有種生不如死的感覺。

 “萬歲爺,殺不殺,殺不殺?”

 楊豐還在催促。

 崇禎……

 依然流寇而已。

 果然很機靈啊!

 他只是太愛圓圓了。

 這個混蛋就是等著大開殺戒的。

 至於借兵剿寇……

 魏大學士驟然發出一聲類似蛤蟆的短促慘叫,然後身體猛然一挺……

 畢竟留夢炎家族至今禁錮,依然得不到翻身,估計大明不亡,他們家是不會有機會翻身的。

 他們很看重這個。

 他的確很想龍威一振。

 但他也就從此別再指望北方大臣的忠心了,他也會由自己幻想的聖主明君變成一個暴君,而且還是一個臨陣脫逃的暴君……

 萬一他進了京城,也照樣依然流寇而已呢?

 不敢賭啊!

 他抓了吳家管家傅海山。

 多爾袞沒要太多。

 魏藻德小心翼翼地說道。

 很可怕的。

 但實際上借兵剿寇的計劃是薊遼總督王永吉搞出的。

 但吳三桂不用在乎這個啊!

 大明的制度都是文官做決定,他就是個幹活的,用不著負主要責任,原本歷史上他被反覆鞭屍,關鍵其實還是在於又造反讓文人得到機會,事實上他沒造反前哪怕吳偉業,也只敢給他解釋成衝冠一怒為紅顏。

 在張尚書的驚恐尖叫中,忠勇的錦衣衛校尉楊慶很認真地說道。

 他真說殺,那楊豐是真會殺的,反正最後都是他扛。

 再說這種事情得以後監國太子,內閣,六部尚書決定,吳三桂一個不預朝政的武將,怎麼可能有資格做這種決定,大明什麼時候輪到武將干預朝政了?這些文臣需要掙扎,需要個牌坊,以此把借兵剿寇的責任推到崇禎頭上,他們都是忠臣,都是忠孝節義,都是青史流芳,所以不能自己借兵剿寇,那樣萬一出事就可以遺臭萬年與奸臣並列了。

 他就是被挾持進宮而已,他是身不由己的。

 有崇禎聖旨當然好,但沒有崇禎聖旨就不能幹了嗎?這種事情哪有那麼複雜,他舅舅在那裡,他大哥同樣也在那裡,那裡無數親朋好友,無非找個親信過去走一趟。而且實際上多爾袞已經做好準備,就等著這邊的使者過去,完成正式手續,多爾袞承諾只要大明皇帝籤盟約,六萬清軍隨時入關,為大明掃蕩流寇。都早就暗中談妥,需要的只是個手續,而且經歷去年慘敗後,多爾袞也沒有太多野心,就是開價五百萬,到時候隨便他們抓奴隸,允許貿易,確保江南的糧食可以賣到遼東。

 “陛下有旨,再敢言借兵剿寇者以謀叛論處!”

 這廝就是個賊!

 他還有個歷史趣聞,雖然他在李自成進京時候投降,而且因為一腔熱情等著封官被王德化當眾毆打,但之後在我大清當浙江布政使時候自己又寫戲僱戲班子排演,說自己當時已經上吊,但沒有死,被鄰居救活了,所以是不死英雄,試圖掩蓋自己曾經投降過李自成的事,甚至在杭州靠著權力,把自己的牌位放到了勳賢祠,不過後來被知道真相的人砸了。

 他要的東西已經得到,為什麼還要讓自己戴上個逆臣的帽子?

 他又沒逼宮。

 但因為混身發軟,實際原地蠕動。

 就是原本歷史上從京城跑去找吳三桂那個。

 以長城為界,以後每年給一些歲幣。

 “陛下,臣等所求,只是借兵剿寇而已,只要陛下下旨,臣等斷不敢再阻攔陛下,如今闖逆近在咫尺,京城無兵無糧,縱然平西伯留守,也終不能抵擋闖逆數十萬大軍,惟有借兵剿寇,才能保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