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允鋒 作品

第103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隨著一隊隊農民推著裝滿地瓜的手推車離開,楊巡撫的地瓜盛世就這樣開始。

 的確是地瓜盛世。

 目前他的這些仙種裡面,真正能擔負起救荒重擔的也就是地瓜。

 至於其他那些……

 南瓜和土豆也行。

 但問題是南瓜和土豆不能在夏天缺糧時候提供穩定的食物啊!要知道楊豐的地瓜秧配罐頭,養活了那些饑民一整個夏天和初秋呢。從地瓜秧真正覆蓋農田開始,這東西就幾乎成了饑民的主食,以至於後期都薅禿了,而土豆秧是肯定不能吃的,倒是南瓜秧在後期地瓜秧被薅禿後,也被楊豐加入菜單。好在饑民們草根樹皮觀音土都吃過,拉嗓子的缺點還是能忍受,畢竟也不是光吃這種東西。

 而其他那些主糧,更多就是一種宣傳作用了。

 玉米的確豐收。

 畝產三百多斤。

 因為楊豐很清楚,明年這些種子產量會暴跌到一百,現代玉米種子是最坑爹的,而解決辦法同樣也是科技含量最高的,從明年開始他就得用這時候已有的玉米種子,與這些種子進行雜交育種了。

 都部曲化了!

 還不夠復古啊?

 他從徐州帶來的,後來各地活不下去跑來投奔的,這種情況就是他設計中的擠出效果,因為士紳掌握武力,土地兼併加劇,大地主豪強化,然後以宗族姻親報團。小門戶的佃戶,自耕農越來越活不下去,而楊豐的宣傳效果讓他儼然光明之地,這些在豪強壓榨下活不下去的紛紛來投奔他。同樣他們離開的土地上,因為人口減少,優質農田需要養活的人更少,最終在這些地方饑荒問題也大幅緩解。而豪強因為成為這些優質農田的掌控者,也獲得了那些依附他們的宗族姻親效忠,可以以其為基礎建立起有一定戰鬥力的團練,畢竟他們在這種情況下,是真捨得給團練錢。

 水稻同樣增產明顯,畝產哪怕是在贛榆一帶,也能達到接近五石谷,這已經是環太湖的水平,但這是靠著他把能用的肥料都用到水稻上了。豆餅,草木灰,漚的糞肥,統統都用上,現代種子比這個時代的確優勢明顯,但需要的肥料也更多。別的不說,光用的豆餅就已經十分寶貴,畢竟這個其實可以直接給人吃的,所以至少在鳥糞事業展開前這些種子價值有限,不過好處是它並不是雜交,下一代不會出現嚴重退化。

 部曲……

 這樣發展下去,實際上就是儒生們鼓吹的復古化。

 同樣楊豐也成為他們的神。

 這時候就連供奉他長生牌位的情況都已經很普遍了,尤其是他手下那些饑民們,有虔誠的都已經開始每天早晚給他的長生牌位磕頭了,至此他算是真正擁有了穩固的基本盤。

 當然,這些是楊豐自己清楚的,對於不清楚這些的人來說,他們正在為這個儼然神蹟的秋收而歡呼。

 雖然畝產一百斤也可以接受,但問題這種退化不會只有一代,說不定後年就剩下畝產幾十斤了。

 搞得邱祖德激動地都要給崇禎上嘉禾奏摺了。

 而這個過程會很漫長。

 小麥也一樣。

 而且人口超過五十萬。

 但沒用。

 增產明顯,但肥力要求更高。

 但這的確是應對目前局勢的有效手段。

 曹丞相還不是靠部曲起家?

 李績起家就是這麼玩的,家有莊園,有依附的部曲,能在亂世裡為部曲提供穩定的糧食,然後自己再能打,最終亂世得遇明主。

 甚至被神話。

 回頭一個豪強賜個爵,都能復古到春秋了。

 當然,這些只是依附他的,也就是那些吃他飯的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