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允鋒 作品

第95章 大清皇帝陛下:你不要過來呀!

 第95章 大清皇帝陛下:你不要過來呀!

 既然這就是崇禎的命運,楊豐也就沒興趣多管了。

 再說這次孫傳庭兵強馬壯,萬一他就……

 應該沒有萬一,他兵強馬壯就意味糧食更不夠吃了,上次郟縣之戰被嘲諷為柿園之役,就是因為他手下實在沒吃的,只好摘青柿子吃,青柿子這東西吃過的基本上都會留下終生難忘的堪稱靈魂印記,連這東西都吃,可見他手下的精銳官軍都餓到什麼地步了。

 至於原本歷史上今年秋天,那是他的第二次郟縣之戰,也叫汝州之戰,他出潼關洛陽下汝州,對峙於襄城,郟縣,寶豐,但李自成堅守,然後孫傳庭在大旱的河南慘遭持續七天的大雨,同時後方糧道被斷,甚至後衛在汝州譁變,在河南各地搜刮又實在沒糧食,最終又餓的不行了,李自成反擊,老白最先跑路,高傑倒是迎戰,但兵敗,之後就是全軍崩潰,一路被追殺,從河南追殺回潼關,可以說精銳喪盡。

 然後就只能困守潼關,直到潼關被攻破了。

 當然,他就是不遇上七天大雨也沒用,他的關鍵問題就是沒糧食,李自成可以隨便血洗士紳籌糧,他又沒這能力。

 河南有糧食。

 但都在各縣士紳手裡。

 越是饑荒後者越會隱藏糧食。

 明朝也有。

 而在楊豐全力種田的同時,大明就這樣隨著崇禎的一道道聖旨,一步步回到原本歷史上的局勢,孫傳庭在集結部下中準備出潼關,李自成在郟縣,襄城,寶豐等地築壘準備迎戰。張獻忠繼續在湖廣快樂,快樂地屠楚王全家,甚至關外的一切也沒改變,黃臺吉還是病重,倒是楊豐知道了阿巴泰的結局,貝勒爺的倆眼全瞎了,臉皮全爛,雖然命保住了,但原本的虎將變成了廢人,而且還被他弟弟一怒之下關進監獄……

 這些流民也讓他的罐頭產業不斷擴大。

 我大清王師可是道德標準的地下室級別。

 當然,關鍵還是他的網足夠大,畢竟用麻繩是肯定無法制造這樣的巨型拖網。

 不但不能處罰,還得給他獎勵。

 頗有我大英黑心資本家風采。

 這一點從京城勳貴可以看出,像這些地方世家豪強,手中都多多少少會隱藏一部分糧食,畢竟他們也得養活家族。

 而且工作表現好的,會根據情況獲得獎金,另外危險職業比如捕魚,同樣也是有獎金。

 倒是孔有德沒受到任何處罰。

 向朝鮮徵糧二十萬石。

 廣東也有類似的牽風,洪武年間惠安就使用大型拖網。

 而楊豐這裡隨著他的名聲傳開,前來投奔的流民源源不斷,畢竟這個時代就不缺流民。

 浙江這時候就有雙船拖網。

 但縮小版可以啊。

 五歲小孩就能幹活,八歲小孩最好用了,十二三那都是壯勞力了。

 楊豐的拖網只是現代經過幾百年演變,形成了這種捕撈方式的最優解。

 但在這個饑荒的時代裡,這就已經是萬家生佛了。

 不給工錢。

 那些詩書傳家的士紳,是怎麼在饑荒中延續?

 說到底拖網捕撈不是什麼高科技,歐洲這時候早就大規模使用,日本其實也有類似的。

 他連陝西士紳都不敢得罪狠了,只敢清查衛所田產,讓士紳們交出侵佔的衛所田產,卻不敢讓士紳們交出手中隱藏的糧食,他要是拿出在唐縣屠殺李自成手下家眷的狠勁對付士紳,說不定早就挽救他的大明瞭。

 只管飯。

 不就是靠著隱藏的糧食?

 這是他們的命脈,誰敢動他們是真會拼命的。

 而短時間內清軍肯定不會再次南下,至於說在關內沒有收穫這個問題也不難解決。

 當然,也可能是黃臺吉沒敢,畢竟八旗滿洲損失太大,但孔有德部損失很小,萬一逼急了造反就麻煩了。

 不過話說回來,要是真能要他們全家的命,那他們也就真交出了,比如楊豐對那些勳貴們,但孫傳庭肯定沒這本事。

 但給發衣服,給治病。

 縮小版也能出去一趟,帶回十幾噸海魚。

 另外小孩也得幹活……

 捕魚的,加工的,制罐的,甚至還有運輸的,像距離在兩三百里的,這個都不用馱隊,直接上手推車就行了,而罐頭覆蓋範圍內,流民也可以開荒,雖然開荒的收穫不足以養活他們,但加上罐頭就足夠了,至於罐頭成本更不值一提,因為所有前來的流民都沒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