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允鋒 作品

第93章 我,楊豐,打錢

 第93章 我,楊豐,打錢

 第二天。

 海灘上萬眾矚目……

 “來了,回來了!”

 “快準備好!”

 ……

 混亂的喊聲中,所有人都在眺望前方的海面,那裡四艘排槳蜈蚣船,正張滿了帆,在一支支長槳的驅動下,向著海灘直衝而來。這四艘船兩艘一組,兩組拉開距離,雖然順風,而且看得出槳手也很努力,但速度其實並不快,就像後面有什麼巨物在拉著。

 船頭鼓手在不停敲擊,有節奏的鼓聲指揮槳手加快速度。

 後者拼命划槳。

 一支支長槳的撥動中,四艘蜈蚣船就像四隻走在海面的水黽。

 濟南一樣缺糧,唯一的優勢是沒有被清軍攻陷,而上次被屠後,剩下的人口本來就已經不多。

 然後所有人撲向漁網。

 而且在交易中是弱勢的。

 其實可以用絞盤。

 畢竟糧食一天賣不完,大不了第二天接著,哪怕水果蔬菜,保存好也可以賣幾天,但夏天海魚一上午賣不完,下午就已經得扔了。

 然後裝滿了魚的拖網繼續出水,裡面全是密密麻麻的海魚,而且得算是相對較大的,畢竟現代拖網早就過了絕戶網的時代。被擠在裡面的魚,在網眼裡伸出嘴,就像一隻很有克蘇魯風格的怪物,而且隨著拖拽同樣也越來越長,在這個完全沒有被拖網荼毒過的時代,海里面真的是魚滿為患。古代漁民的確很窮,但不是因為古代海里沒魚,而是他們的財力承擔不起真正有效的捕撈工具,漁網在連一件普通麻布衣服都算高檔消費品的時代,完全可以用天價來形容。所以最終和農民一樣,淪為生產資料掌握者的附屬,也就是漁霸們手下的附庸,而這個時代的保鮮技術也註定了捕魚利潤微薄……

 饑荒並不意味著全面絕產,再旱也是有些地能得到灌溉。

 兩千多人拉繩子足夠了。

 最後的網包終於上岸,一條綿延十幾米的魚堤橫在海灘。

 的確,這就意味著從沿海向內陸千里的輻射範圍,只要這種罐頭產量能夠保證,那麼千里範圍內,也就可以保證不至於大規模餓死人了。

 這樣一個運輸隊就完成。

 楊豐說道。

 很快兩組蜈蚣船中間,那張拖網就被拽出海水,然後粘滿海草的它就像條綠色的巨龍,在沙灘上越拖越長,但很快裡面密密麻麻的海魚就出現了。

 我大清點贊!

 減丁什麼的最有效了,殺無糧人是渡過饑荒的最好辦法。

 “若能使千里之外,也吃上魚糜,那豐生無異於萬家生佛了。”

 畢竟這就是些小船而已。

 “察院,你立刻帶著這些回濟南,到濟南之後找人吃,也不用給他們光吃這個,混上野菜,少點的糧食,然後煮上一鍋,只要吃不出事那咱們這事就成了。”

 早就等待的青壯們立刻蜂擁而上,拽著纜繩繼續向前,甚至就連馬匹都用上……

 安東衛沒有大型戰船,就是幾艘巡邏的小型哨船而已,不過在這個時代這也是楊豐目前的唯一選擇,這四艘船拖著他的拖網,趁著魚汛,在相對較遠的海上下網。至於下網方式,這就看他們自己本事了,很顯然他們完成的不錯,然後四艘船拖著拖網,在這片確定是沙質的河口海床橫掃而過,現在就是檢驗他們收穫的時候了。伴著越來越急促的鼓聲四艘船直衝海灘,吃水也就一米的它們紛紛裝上海底,緊接著早就在海水中等待的青壯,從船上接過纜繩,幾十人一組扛著纜繩拼盡全力,在海水中向著岸上狂奔。

 真正的問題是,這樣的地通常都很少,而且都在大地主手中,而普通農民手中絕大多數都是靠天等雨的,尤其是那些下田,下下田,到了旱災基本上就是顆粒無收的,而大規模減丁之後,自然也就讓人口集中到了上田,水澆地這些能夠扛住災害的。

 而扒出的魚由後面的女人們以最快速度清理內臟,直接扔進後面的濃鹽水清洗,清洗完的魚直接送到後面架起的一口口大鍋,用裡面的油炸,先炸透再上鍋煮,然後裡面加上鹽糖甚至各種香料,一邊煮還一邊攪,最終變成一鍋魚糜。而這些魚糜裝入一個個原本就在沸水中煮著的瓦罐,趁熱以最快速度用油布封口,撈出然後再用黃泥包裹密封嚴實,同時捆上一圈圈草繩,再裝上早就等待的驢子,而驢子兩邊都是木頭的馱架,裡面塞滿了草,防止罐子撞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