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允鋒 作品

第90章 我與流寇不共戴天

 楊豐看著他……

 “我與流寇不共戴天!”

 然後下一刻楊生員振臂高喊。

 李過冷然一笑,緊接著調轉馬頭,而他的親兵盯著楊豐,直到李過撤出才逐步後撤,已經到了陣型前的李過很乾脆地舉起刀……

 “撤!”

 他喊道。

 那些騎兵立刻開始撤退。

 “這就完了?”

 蘇敦生看著這一幕驚愕地說道。

 “他們又不是真南下的,就是為了追殺袁時中而已,但現在追殺已經不可能了,與咱們拼命又不划算,既然如此為何不撤,他們是流寇,又沒有固守一處的習慣,打敗咱們又能怎樣?別說馬士英會趁機弄死他們,就算馬士英不敢出擊,他們難道還能進攻歸德,無非一支孤軍而已,不過他們倒是幫咱們撈了一筆。”

 楊豐笑著說道。

 他此次出擊,可是由淮揚鹽商先付了一個月的軍費。

 三十萬到手了。

 而且還有一萬引鹽。

 這個純粹是贈品,在鹽場一兩銀子能買上千斤,一引兩百多斤,一萬引也就幾千兩,食鹽這東西在這個時代純看距離,從長蘆鹽場到京城,就可以翻五倍了,從淮安到湖廣,就可以翻幾十倍了。

 如果是到湖廣的山區,那最高有過翻六十倍的記錄。

 不過不是光鹽商賺。

 鹽商不是地方上賣鹽的,那個叫土商。

 那都是地方士紳控制。

 鹽商就是運輸,運到了,由縣衙召集土商議價,由知縣根據議價裁定,然後交給土商就行,這是在朱元璋的制度上步步修改的,當然,改的朱元璋棺材板都壓不住。因為他的制度裡土商其實是裡甲,裡甲也不是賣鹽,而是知縣定價後回去找百姓按著定價計口收糧食或者寶鈔,然後拿著收到的糧食或寶鈔到縣衙換鹽。

 然後回去分。

 鹽商再帶著收到的糧食或寶鈔以寶鈔買糧食,辛辛苦苦運到邊鎮換鹽引。

 再拿鹽引到鹽場支鹽。

 <div class="contentadv">

 然後繼續下一個循環。

 這個制度下最沒人權的都是鹽商。

 無數鹽商哭著輾轉南北,最後賺那點小錢,然後隨著朱元璋的死,開始在各個利益集團的步步操縱下,這個制度不停修改,扭曲,而每修改扭曲一次鹽商就快樂一分,吃鹽的老百姓就多付出一分成本。

 一直改到萬曆後期。

 鹽商的快樂終於得到徹底解鎖。

 壓榨他們不用客氣,一定要竭盡全力壓榨。

 我大清皇帝都親自登門敲詐。

 當然,那是鹽商被皇恩浩蕩感動地主動獻上幾千萬兩銀子。

 但是……

 只能壓榨,不能毀掉。

 因為他們的存在有其至少目前來說不可替代的價值,別看老朱的設計很巧妙,可以說最大限度確保淳樸的農民被奸商坑,但他的制度也的確不利於經濟發展。

 鹽商苦啊!

 雖然再苦也沒耽誤他們繼續做鹽商。

 “走,回去找袁時中。”

 楊豐說道。

 “他帶著六萬人,這得給他個官啊!”

 蘇敦生說道。

 楊豐笑了。

 這官……

 “巡檢,在青州府給你找個巡檢司做巡檢。”

 他很乾脆地對袁時中說道。

 後者身旁親信立刻怒了。

 “楊生員,衍聖公答應的可是總兵。”

 其中一個怒道。

 下一刻楊豐到了他面前,緊接著掐住他脖子按在牆上,在身後一片怒吼中回過頭,淡定地看著袁時中手下,然後緩緩將他脖子擰到了一個詭異的角度……

 後面一片寂靜。

 “我說了算!”

 楊豐說道。

 袁時中嘆了口氣。

 “楊生員,我聽你的。”

 他說道。

 “這才是懂事的,不過你可以放心,我不是那種卸磨殺驢的,既然你真心歸順,那我保伱平安,你安心去做這個巡檢,亂世裡能有個衣食無憂的日子也不錯。正好帶著你的女人,以後老婆孩子熱炕頭多好,打打殺殺朝不保夕有什麼好的。

 雄心壯志?

 你這樣的人難道還想爭雄一方?”

 楊豐點了點頭。

 他當然不能留著袁時中繼續帶著手下,別管袁時中出身如何,現在的他就是一個橫行一方的大盜,而他手下同樣也都是大盜。他們這些的確對老百姓不錯,但也必須明白,他們在河南四處流竄的結果,也讓更多無辜百姓死於戰火和生產破壞造成的饑荒。明末的饑荒和戰亂是互相影響,饑荒造成流寇蜂起然後帶來戰亂,戰亂又加劇饑荒,被加劇的饑荒又帶來戰亂的加劇,最終兩條腿不斷走向懸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