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允鋒 作品

第68章 衝冠一怒為紅顏

 所以……

 陛下,你這是不想做聖主明君了嗎?

 某種意義上說楊豐真的開了個極壞的頭,他很粗暴的撕開了大明朝廷各方勢力之間虛情假意的偽裝,打碎了原本已經只剩下一層薄膜連著的整體,讓這個朝廷像摔碎的盤子一樣分崩離析。

 都不再裝了。

 山東籍大臣公然恃楊威脅皇帝,勳貴公然打死首輔,雖然是前,但也僅僅被革職不到十分鐘,這是什麼朝廷,亂臣賊子橫行,國將不國!

 不過這也不是什麼壞事。

 不破不立嘛!

 不打碎舊的怎麼建立新的?

 繼續這樣苟下去最終還不是完蛋的貨?

 “趕緊的,還等什麼,兄弟們都等著回去吃飽飯呢!”

 他不耐煩地喝道。

 他前面一排錦衣衛前面,一個太監陪著笑臉回過頭……

 “公主?”

 這太監向坐在楊豐旁邊的公主說道。

 “開始吧!”

 還在組裝她那套房子的公主殿下說道。

 她代表她爹負責這場放糧。

 當然,主要是楊豐要求的,所以崇禎也只能忍了,實際上在皇帝看來,讓自己女兒拋頭露面,應該算是一種羞恥了。

 “開始了,開始了,金吾前衛的到齊了嗎?”

 太監趕緊喊道。

 他前面密密麻麻一片人頭。

 緊接著早就聚集等待的金吾前衛軍戶們一片答應聲,這裡面男女老幼全都有,甚至還有抱著小孩的,還有推著車子的,可以說目前金吾前衛所有軍戶和他們的家人都在。雖然理論上一個衛得五千多正兵,而一個正兵後面一個家族,繁衍至今恐怕十幾萬都有,但實際上明朝到這時候軍戶逃亡早就已經沒那麼多。親軍衛一樣逃亡,就明朝後期的軍戶體制下沒有不逃亡的,南京常年遊蕩著超過五萬軍戶流民,絕大多數其實都是親軍衛和京衛的。因為很多衛當年都是拆分開一南一北,這些軍戶在南京都有宗族親人,否則沒有宗族親人接納,怎麼可能不被抓起來。

 這可是逃兵。

 目前京城人口加起來,也對不起光親軍就二十六衛的編制。

 正常繁衍兩百年,光這親軍二十六衛恐怕就得兩百萬以上。

 實際上京城總共七十二衛。

 而現在京城人口,估計也就一百來萬而已,別說對不起他們繁衍兩百年的結果,就是正兵都對不起這個數字,畢竟一個正兵至少也得有父母妻兒,就算一家五口,那也得超過一百五十萬。少的那些除了因為各種原因脫離衛籍轉為民籍,絕大多數其實都是逃跑了,脫離衛籍是很難的,哪怕楊豐這樣後來科舉列入士籍的家族,本身也依然是衛籍。

 <div class="contentadv">

 士籍就是個稱呼。

 衛籍才是他家真正的戶籍。

 包括孫傳庭這些,也一樣都是衛籍。

 不過在這些衛所的戶籍上,軍戶數字還是比較真實的。

 因為這個常年清查。

 而且是文官查。

 伴隨著金吾前衛掌印指揮親自對著戶籍唱名,那些軍戶們一家家走上前根據人口情況分糧食,正兵兩石,餘丁一石,婦孺五斗,一家基本上可以得到四五石。不過也不光是粟,其實很大一部分是小麥和糙米,這個也分不那麼清楚,但無論如何分到糧食的,至少夏糧收穫前是餓不死了。

 不過只是理論上。

 畢竟京城一帶是沒有冬小麥的。

 而北方的稅收是肯定沒了,最多有糧商在夏糧收穫後販運京城,但關鍵還是漕運,所以還得看江南的糧食能不能及時足量運過來。

 問題應該不大。

 因為這時候漕運總督是史可法,他家就在京城,他是京城錦衣衛籍,他這個人認真說起來能力的確有限,但在恪守臣節這方面還是沒什麼問題。總之楊豐能做到的就這些了,現在北方又不是隻有京城吃不飽,幾乎所有地方都吃不飽。包括山東一樣吃不飽,他還得回去組織捕魚,這是目前局勢下,他唯一能想到的解決方案,反正大海里的魚不受天災影響,搞些排槳蜈蚣船,然後裝上拖網捕撈。

 當然,他還得解決運輸。

 所以罐頭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