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 作品

第254章 火爆的《牧馬人》

西單的中國書店不僅售賣,也收集各種中國古舊書,對於淘書者是個撿漏的好地方。

林朝陽在書店裡轉了一會兒,還真讓他淘到了好東西。

“姐夫,這是什麼書呀?”

見林朝陽喜滋滋的抱著滿懷的舊書,陶玉墨問道。

林朝陽將懷裡的書抱到櫃檯去結賬,對她說道:“好東西!滬上雜誌公司發行的《中國文學珍本叢書》,全套的。”

二三十年代,國內的古籍出版迎來高峰時刻。當時參與古籍出版活動的力量不僅包括藏書家、圖書館、社會機構或團體刻書、舊書業,還包括新近出現的出版機構,滬上雜誌公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這家出版公司成立短短几年,便以“叢書雜誌化,珍本大眾化”在讀書人群體當中博得了無數好評,廣受歡迎。

1935年,滬上雜誌公司開始出版《中國文學珍本叢書》,該叢書每星期六出版一種,受到了滬上讀者的極大歡迎,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這套叢書本計劃出五輯,每輯50種圖書,全套共250種。只可惜因戰亂緣故,叢書只出完了第一輯的50種圖書。

林朝陽知道這套未出完的叢書,蓋因其主編是施蟄存,是中國現代文學的被遺漏的大家之一。

施蟄存寫以心理分析著稱,著意描寫人物主觀意識的流動和心理感情的變化,追求新奇的感覺,將主觀感覺融入對客體的描寫中去,並用快速的節奏表現病態的都市生活。

這種風格在三四十年代被稱為“新感覺派”,其實與意識流文學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林朝陽看了不少他的。

老同志算是政治動盪時期因文罹難的典型,1957年施蟄存在《文匯報》上發表了一篇《才與德》。

文章引經據典說明亂世以才取人,盛世用人當首重德行。新中國是盛世,d員應當用有“gczy道德”的有德之人。

但事實上卻有不少品德敗壞的幹部利用d的影響,同時還以“老子打過遊擊”而居功自傲,他認為這是“功”,而非“德”。

有功可以以利祿酬之,卻不能許以高位。僅有德而不瞭解業務,恐怕也不頂事。所以,文章最後還是歸結到呼籲“不拘一格降人才”上。

按理說,這本應該是一篇針砭時弊的好雜文,卻不想趕上政治風波,其時風雨如晦,施蟄存也因此遭受了些磨難。

《中國文學珍本叢書》出版至今47年,還能在書店找到一套品相保存的如此完好的叢書殊為不易。

古舊書一書一價,結賬一算,一套叢書50本,售價63元,比新書還貴,陶玉墨聽著價格不禁咋舌。

在書店消磨完了時間,眼見電影快開場了,三人拎著書往電影院走去。

走到電影院門口,陶玉墨驚呼了一聲,“哎呦喂,怎麼這麼多人?”

剛才幾人離開時,電影院休息廳裡算上排隊等待的也就百十來人,出去幾個小時再回來,數百平的休息廳裡早已經人滿為患,喧喧嚷嚷。

“電影院下午晚上人多,也正常。”陶玉書說道。

“正常什麼呀,哪有這麼多人的?姐夫,我哥說得對,你這部電影真火了!”

《牧馬人》在燕京剛剛上映兩三天,影響和輿論尚沒有發酵,現在還處在觀影潮的初期,林朝陽他們之前對於這部電影的熱映程度也沒什麼感知,今天來到首都電影院才算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