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學84 作品

天降大任 112弄假成真




這樵夫見過別人下棋,好奇詢問於大師,單人如何下雙棋,大師遇有人陪聊,自然樂的講解。樵夫聽罷,隨興執子試玩,時間久了,竟也能與之對弈一袋煙功夫。



紅葉大師驚訝欣然,遂與樵夫言稱有一法,可令柴禾下山不累且快,但須得有回報、即每日陪弈一局。



樵夫有妻子兒女要養活,一天兩擔柴,換來油鹽醬醋等家用所需,能力至此這是鐵定的營生,驟聞聽有謀生捷徑,他當然樂意。



何況還能借下棋緩解勞累,此舉又不影響家人生活,自然贊成相隨同樂,長而久之情趣相投,結成半師半友之誼。



九年後秋日某天,樵夫忽想起多年談笑對弈,尚不知其名姓,遂開口問其來歷,大師笑而不答,指著滿山層疊的火紅落葉,悠然一揮手,方圓十幾丈內、天地上下的紅葉,精彩飛舞紅豔似蝶。



頃刻間,繽紛旋繞歸攏於兩人身旁,鬆軟可觀、令人讚歎,堆積在木屋和兩人棋局四周,足足有三尺之厚。



樵夫驚駭之餘,再看長者,已無聲無息、含笑於九泉,難以置信的是一頭銀髮、須臾之間盡變成硃紅。



樵夫悲傷之下,將其埋葬於紅葉之中,復立一石碑上書“紅葉大師”,另請人在木牌上題寫“紅廬”二字,綁紮於紅葉大師生前所居的木屋門楣,以示紀念。



數年後,屢試不中的舉人陳摶、看破紅塵,遂不求上進,縱情山水,忽然間他心血來潮,有棄文從武之念,於是慕名尋訪,有心欲拜葉子紅為師,誰知,他四處碰壁不說,周遊西川六載竟未果。



其後某天,陳摶在山林中、偶遇一白髮樵夫,獨自於木屋前下棋,陳摶深諳棋理、極為驚奇,上前走近見是一盤殘棋。



他在一旁不聲不響,仔細尋思,終於豁然開朗,於是稍加指點,令老樵夫欣喜完結,陳摶再一詢問老者,得知其中所有來龍去脈。



原來這一盤殘棋,正是當年葉子紅臨終前,與樵夫對弈的那一局,彼時樵夫未能想出好手,誰知後來天生意外、令紅葉大師仙去。



陳摶與樵夫相處日久,發覺老樵夫每天早晨、必練一套拳法,而後便開始擺弄黑白棋子,還說此身皆得益於紅葉大師,因棋而得術,今你我老少同樣、因棋而結緣,若有興趣,可在此練學這一路拳功。



就這樣,陳摶在紅廬裡暫且住下,除幾個木碗和茶壺,紅廬裡一無所有,唯門後懸掛一支深棕色的大頭棒。



此棒長約三尺、非金非石非木非革,大頭有臂膀粗細,小頭處自然成柄觸手生溫,似乎是一根與眾不同的棍棒,陳摶曾經取下掂量,除了特別沉重外,並未覺得有什麼異常之處。



直到有一天,陳摶在紅葉大師的紅廬裡,意外發現許多寫滿字的紅葉,準確地講是在紅廬的四角樹洞裡,找到寫有文字的千百片紅葉。



陳摶一葉不漏、閱讀後方知,紅葉中講解的是一套、奇特的拳腳搏擊之術,其中數片紅葉上,真實記錄紅葉大師的尷尬:



餘雖稱葉子紅,然多少有些名不副實之惑,平生耽於拳腳、碌碌無為,唯不值一提的是,崑崙河殺吐蕃惡僧,武當山滅雲山血魔,而後廢除百夷蠱首、和塞外狼梟,卻倍受武林大小指點嘲諷,心灰意冷之極,決意不問江湖,放野西川林泉……



後面不少文字,因葉片已經腐爛、損壞不可讀。



原來這四人,除雲山血魔是盡人皆知、殺人不眨眼的魔王,曾放言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江湖人聞之色變,當年血魔在寧海雙峰山的霏雨脊,險些劫去奚武杭的金銀劍。



後碰巧遇到神州浪子南迴天,四海遊歷至雙峰山,聞聲出手救助,血魔釋人王對南求極為忌憚,一番拼命惡鬥之後,南迴天雖然重創了釋仁王,但卻因此遭到金弧劍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