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空遇雨 作品

第二百四十七章 彙總報告,你的思維的確不一般

在上午的時候,會議就已經宣佈結束。

至於協會還有這麼多導師,以及部隊過來的首長,他們後續會不會有其他什麼安排。

這跟陳鈞就沒啥關係了。

他也就是被上面安排,藉助這個會議的機會,跟著學習學習,權當蹭個名額罷了。

蹭完後還要交作業呢。

首長特意交代要寫的報告,那就是作業。

但在陳鈞看來,這可不僅是一種形式,更是是一次展現自己的機會啊。

一般情況下。

這種報告上面的人不會看,轉個頭估摸著就忘了。

可萬一要看呢?

陳鈞從協會食堂吃完飯,告別楊傳州之後,就匆匆趕回了住處。

這寫報告也是有講究的。

如果在陸院,寫申請教室或者什麼後勤器材之類的,那就是直入主題,簡短明確的寫就行了。

注意點格式,別的沒啥要求。

如果報告是寫給導師,類似實驗或者課題做完後的報告,那就要細緻,全面,分析的條理都要揉進去。

主打的就是一個詳細。

但類似這種交給首長的報告。

陳鈞剛才和楊傳州聊了會,感覺這次不僅要詳盡,更要有嚴肅的表達方式,還要注意行文簡明扼要。

把自己這幾天聽課學到的東西,簡潔不誇大,簡練清晰的寫出來就行。

畢竟電子戰的發展史,到目前為止,說出來的確是讓人心酸,嚴肅的表達方式是必不可少的。

陳鈞整理好思路後,從自己行李箱中拿出幾張公文稿紙,坐在電視櫃旁邊。

拔掉筆帽,伏案“嚓嚓嚓”的寫著。

這玩意咋說呢。

屬於慢工出細活的類型,就是趴那看著忙半天,一點沒閒著,其實也沒忙出多少事。

陳鈞是中午吃過飯後,就坐著寫,一直忙碌到晚上八點,才終於將報告給寫好。

並且署上學院以及自己的名字。

至於他所寫的內容,那就完全參照近代電子戰發展史的影響,而後對應自己的觀點。

就比如拿信息戰當中比較關鍵的預警機,其實關於預警機在研發時走了很多彎路。

後來才反應過來,這玩意可不僅是空軍的眼睛,更是空中帥府,也是現代化立體戰爭的核心和空戰的神經樞紐。

除此之外還有偵察機,這些都是信息戰電子戰當中,非常關鍵的武器。

這次會議上,那些從部隊調過來的專家,也曾多次講起。

起初研製偵察機,把重點都放在怎麼研究把圖片拍得更加清晰。

但經過那次拆飛機組裝不起來的事情之後,這才發現,人家的偵察機早就不研究怎麼拍照了。

而是開始實現全方位監聽,不僅僅裝有數據鏈系統,以及高運算能力的計算機,還配備了尖端的電子信息攔截系統。

可以探測並且追蹤雷達,無線電,還有其他電子通訊信號。

利用傳感器,接收器和碟型衛星電線,能夠做到遠距離對目標點的電子信息監聽。

這些都是信息戰的發展史。

至於說為啥要在電子戰推廣普及會議上,提到這麼多信息化武器。

那這並不難理解。

電子戰再怎麼牛逼,這終究是要建立在信息戰的基礎上。

要不然手提紅纓槍,胯下騎著高頭大馬,這身裝備可談不了什麼信息化,更談不了電子戰。

一名優秀的指戰員,不僅要明白敵我雙方所處的形式,更要搞清楚,手中的武器以及對方的武器,所有的發展史由來。

這樣才能在新時代,做到立穩腳跟,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嘛。

寫完自己的報告,陳鈞從頭到尾又細緻的檢查了一遍,確定沒啥需要補充的內容後。

按照稿紙報告先後順序排好,從行李箱中拿出訂書機,把報告全部整理釘好。

別問陳鈞怎麼會把寫報告的東西,準備的這麼齊全。

問就是作為陸院學生會會長,帶稿紙和訂書機很合理啊,別說這些了,牛皮紙袋都準備好幾個。

畢竟軍事學院嘛,有些東西動不動就牽扯保密,該準備的東西還是要經常帶著。

忙完報告的事,陳鈞從住的地方出來。

京都冬天的天氣還是挺冷的,2月3號也就是臘月十五,距離北方小年也只剩下了八天。

今晚雖冷,但月光還算明亮,沒有被烏雲給遮住,清冷的月光撒在地面,為陳鈞照亮了前行的路。

他緊了緊衣領,拿著手中的報告,快速穿行在協會內的大道上。

可能是會議結束的緣故,也可能快要到假期的原因,平日道路兩旁明晃晃的路燈,今晚都關了不少。

陳鈞徑直走進協會大樓,看到門口值班的戰士還在裡面坐崗,他鬆了口氣。

還真有點擔心報告寫好,結果首長回去了,那可就有錯失良機的感覺了。

這幾日經常參加會議,首長臨時辦公的地點陳鈞都知道。

來到協會大樓的五樓。

結果沒等他走到首長辦公室門口呢,就被隔壁待著無聊的楊傳州給截胡了。

“寫完了?”

老楊瞅著陳鈞手中的報告,笑呵呵的開口。

“你小子還真挺會趕時間,我正要跟你說呢。”

“這邊會議結束了,明天上午部隊還有軍事學院過來參會的導師,還有那些領導都要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