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賺錢計劃

 要想豬肘飯賣的好,味道是一方面,價錢又是另一方面。 

 若是她從當地買肉買料,賣貴了估計就賣不了太多,賣便宜了又賺不到什麼錢。 

 但是她有超市系統,裡面買東西最次也是半價,而且時不時還有促銷活動。從這一點上,她出去賣東西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了。 

 “我知道一個地方可以買到便宜的肉和米,我們的定價就可以稍微便宜一點,這樣可以多賣出一些,咱們也不一定非要賣很多肉,這個湯汁澆在米上,味道也很不錯,我們可以多蒸一些米,薄利多銷。” 

 孟蘭在腦海裡設想了幾種賣法。 

 因為這裡不是歷史上任何一個真實朝代,孟蘭又是穿書,所以這裡的物價設定也不是特別完善。 

 她只能根據原身的記憶設置自己的商品價格。 

 外面精米20文一斤,超市10文一斤,買一送一促銷只要5文一斤。既然這樣,那麼2兩飯她就賣4文錢,4兩飯8文錢。 

 外面糙米5文一斤,超市2文一斤,買一送一促銷只要1文一斤。這個進價,孟蘭隨便怎麼賣都不會虧錢。孟蘭是打算這樣定價的,2兩飯1文錢,4兩飯2文錢,3文錢米飯管飽(僅限個人)。 

 外面豬肉均價35文一斤,孟蘭在超市促銷1文錢一斤搶了500斤。一份肘子肉她打算切三兩肉,定價15文,一隻豬蹄大概六兩重,定價30文,半隻15文。平均下來她一斤賣50文。 

 外面雞蛋2文一個,超市1文一個,而且孟蘭發現超市搞活動就愛送雞蛋,因此孟蘭打算把做好的滷蛋後賣3文一個。 

 都屬於薄利多銷,沒有低於市場價,但就是賺得少一些了,也不算是擾亂市場。 

 這幾天孟蘭還發現超市自帶屏蔽功能,它會讓人不由自主的想要忽略它。那些她從超市裡取出來的東西,會自動降低存在感,除了孟蘭這個系統持有者,沒有一個人會關注到它們的來源。 

 至於便宜的大白菜,孟蘭就沒再算進去了。 

 孟蘭想好了,若是來吃的人不願意加肉只買米,可以免費在上面澆一勺湯汁。 

 聽了孟蘭的打算,何傳宗、何傳家兩兄弟也覺得很可行。大家就算不捨得吃肉,總是要吃米的。肉賣不出去,米估計也能賣出去不少。 

 幾個媳婦和孩子聽了孟蘭的打算,眼睛也都是亮亮的。若是就像娘/奶說的那樣,以後家裡賣吃食,那麼他們就算不能天天吃肉,也是能跟著喝上口肉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