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方知意一回頭髮現門外起碼站了二十多個人。




領頭的正好就是周介然的師姐,兩人當年還是在同一個大學,對計算機也有研究,在方知意提出這個項目的時候周介然就找了她,她原本就挺崇拜方知意的,現如今有機會跟著一塊兒做研究,當然開心的很。




所以她還私下找了好些研究員,原本以為要動員一陣,沒想到大家聽說跟著方研究員做項目,一個個都積極的舉手,甚至還主動拿了申請表,上面把自己擅長的領域都一一列舉了出來,方便方知意篩選。




看到大家這麼給力方知意感動的不得了,當即就和周介然一起把申請進項目的篩選一遍,最後留下需要的,當然沒留下的方知意也委婉的說了,這個項目人也不需要太多,如果接下來有另外合適的再邀請大家。




報名沒選上的人也沒抱怨,畢竟這個可不是去菜市場買菜,是要拿出成果的,他們雖然想跟著方研究員學習更多新的知識和技術,但是也會根據自己的實力來。




方知意就很喜歡她們研究院的氛圍,別看年齡從老到小,但大家都是一條心。




等項目組的人員確定後方知意就對大家做了簡單的測試,看看個人研究偏向,最後把這些人分為兩組,一組由周介然帶著攻克所有硬件問題,而另一組則是自己帶著主要負責局域網的建立。




對於電腦圖形網絡通訊研究院也有所涉獵,所以大家理解起來也並不難,難的是現在的條件讓很多事情都無法實現。




不過研究院是做什麼的呢?不就是敢為人先的把設想一步步實現嗎?




大家聽完方知意的解析感覺已經熱血沸騰,沸騰的不是這個項目最後的成功會給研究院帶來多少的經費,而是這個研究成功了那科技的進步會是什麼樣啊?




方知意想到未來人類的高科技,並沒有把這些告知給大家,不過淺顯的說了一下最後可能普通人就靠著一個信號就能探知世界。




光這個所有人都感覺到不可思議,這也太牛了,“不知道這種設想咱們什麼時候才能實現啊。”有人好奇的問。




“我相信靠大家的努力不會太久的。”




這話還挺鼓人心的,方知意剛說完大家就開始紛紛舉手喊口號,表示一定為祖國的發展鞠躬盡瘁,爭取早日讓後代們享受到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當然更重要的是用先進的科技保衛自己的國家,讓這個國家所有人都更能安居樂業。




————




周介然帶著人往廠那邊走的時候聽到大家還沉浸在剛才漾漾給大家描述的那一幅幅科技帶來的雄偉世界,頓時明白大家都喜歡跟著她一道了,不單單是她的聰明,更多的是她總能給人無限的希望。




那種希望又並不渺茫,好像十年或者二十年,三十年後絕對會到達的場景。




大家自然就忘記了眼前的困難,因為有了希望心就又了著處。




所以接下來周介然幾乎算是吃住在廠裡了,他一定要跟上漾漾的步伐,早日實現心




中所想的強國夢。




方知意非常相信周介然,所以她只在項目啟動的時候偶爾過去看一下,後來就直接全權脫手了,轉而專心弄自己的事情。




終於在經過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她已經給研究院搭建起了安全的局域網。




而跟著她的人自然也學到了好多的知識,在這期間他們才知道國外的軍事研究機構早已經在幾年前就已經搭建好這一套先進的系統的,不過在方研究員的帶領下,我們這一次會領先外國很多了,一想到這大家就幹勁十足。




“方研究員,咱們這個弄好之後也需要接入學校嗎?”有人聽到方知意的普及後覺得他們是不是也需要像國外那樣。




方知意搖搖頭,“這個暫時不需要,我們只在研究院內就行了。”現在外面情況複雜,要真連接得太多倒是成了麻煩事。




“是擔心有人用同樣的系統來攻擊我們嗎?”問話的人叫馮嘉文比方知意大十二歲,今年三十一了,她和丈夫都是研究院的研究員,不過他丈夫研究方向不同,所以在研究院的北院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