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嶽大都督 作品

第238章 財稅度支研究所

 衛國公府。 

 衛無缺早早回到府上,果然得阿祖召喚。 

 “廷尉寺剛成立了個律法研究所,你幫我想想,司農寺成立個什麼所最合適?” 

 聽到阿祖果然問到這個問題,衛無缺當即道:“孫兒以為,財稅度支研究所應是可行的,專司朝廷稅賦來源與支出研究。” 

 衛忠先蹙了蹙眉,司農寺有很多值得做的,但博物院已經有一個農業水利科學研究所了,直接堵死了半條路,確實只剩下財稅度支和鹽鐵專營兩大塊值得做了。 

 鹽鐵專營相對不那麼複雜,但乃是長期國策,歷代帝王皆沒有鬆口的意思。便是那小子要動,也要先徵得皇帝同意。 

 “細說。” 

 見阿祖算是認可,衛無缺並不意外,因為阿祖絕不是想不到,而是借他摸明相的底。這就是內閣有人的重要性,越接近權力中心就越瞭解一些細節,很多東西從外面是看不出來的。 

 對大局的把握是明確方向的基礎,但要使策略落地,光明確了方向還不夠,必須仔細釐清具體實情,靈活施策,才能更好地推動落地。 

 “阿祖,孫兒竊以為,明相施政首重一個公字,皆是從公而論,是以旁人難以公開指摘,剩下的才是借勢破局的手段。” 

 衛忠先長長地嘆了口氣,那小子的確油鹽不進,無從下口。 

 衛無缺見阿祖又長吁短嘆上了,趕緊道:“這財稅度支一曰收,農稅如何更均衡的收,小民的稅賦如何往下壓才更穩妥;商稅如何收,收多少,尤其是新產業的稅賦尺度,過去稅賦中哪些阻礙產業發展的地方;過去運河稅是何章程,如何調整以因應當下之變化。 

 二曰支,朝廷的錢都花去哪裡了,怎地花的,花了以後得到了什麼,如何收緊管控;如何更合理調控以適應朝廷施政新重心,十年發展規劃綱要肯定是要花大錢的,分配壓力會相當大。 

 三曰分,天下財賦朝廷與地方如何分配,這盤子太大,可以先抓著朝廷規劃的工業基地這個施政重點來調控分配。田畝產出朝廷、小農、地主各方如何分配更合理、更能維護糧價公倉充盈穩定。產業產出朝廷與股東及地方如何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