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按勞分配

 而且各地情況各所不同,以至於某些礦課稅高達三成以上。遠超唐宋的兩成標準,也比高於蒙元一成到三成的浮動。” 

 見狀,朱由校鄭重說:“既然礦產沒問題,則是開礦分配的問題,所以,朝廷的任務是做好分配和待遇。” 

 沒錯。 

 是分配和待遇的問題。 

 百官不假思索,齊齊點頭。 

 觀之,朱由校會心一笑,直白的說:“即是分配和待遇的問題,何不改變經營模式,朕具體安排是,以銀礦為例,朝廷派工部精通地質的官吏奔赴各地勘探,勘探確定當地盛產銀礦,朝廷以朕和內閣的名義在當地興建作坊,因其規模龐大,叫礦場更為合適。礦場負責開礦,乃至興建冶煉場,最終把銀子運回戶部。若是煤礦,則直接在當地出售。” 

 “金銀銅礦價值不低,以前,朝廷派宦官前往各地採礦和收稅,宦官卻利用山高皇帝遠的機會,趁機作威作福,橫徵暴斂,導致礦夫,坑戶群體苦不堪言。 

 今後,採礦交由各地礦場完成,巡礦總理負責管理,巡礦御史負責監督,前者由工部派遣官吏擔任,後者由都察院派遣官吏擔任,賦稅則由戶部派遣官吏負責。 

 當然亦要做好監督,每年年中大理寺,刑部官吏審核一次,年末稅務總局,審計總局,反貪總局審計一次,爭取避免官吏中飽私囊。 

 至於礦夫,坑夫待遇,所有朝廷設置的礦場,廢四等分制改為薪金制度,統統施行高價現銀招募礦夫,坑夫,朝廷提供各類生產工具,多勞多得,按勞分配。” 

 聞言,百官愣住了。 

 這麼做,豈不和商賈的做法類似。 

 百官吃驚歸吃驚,但皇帝做法無疑是種進步,比起宦官倚仗權勢,肥飽私囊,無惡不作的粗暴攤派,無疑更溫和,更友好,更具有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