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強化內閣

 關鍵內閣分管,內閣官吏職權更加明晰,何況皇帝推行責任人制度,誰出錯,誰負責。 

 內閣官吏陸續回過神,赫然發現皇帝將稅務總局,反貪總局,審計總局,軍法處,財政處,總參,全單獨分列出來,這些機構要麼監督百官,要麼懲罰百官,要麼為皇帝籌謀劃策。 

 何況,獨立監察百官的都察院,掌內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訴的通政司,喜歡下克上的各科給事中。 

 各部尚書更呆滯,好端端的各部多出名頂頭上司。 

 百官思索中,朱由校擲地有聲說:“今後,稅務,反貪,審計三局,都察院,大理寺,軍法處獨立於內閣各部之外,最高管轄亦升為從一品,做好分內之事。” 

 聞言,稅務總局李待問,反貪總局薛國觀,審計總局李應薦,都察院的阮大鉞,謝學龍,大理寺的房可壯,軍法處的楊維垣齊齊作揖領命。 

 賦予內閣更多權力,卻加重對內閣官吏的監督。 

 百官漸漸冷靜,消化內閣鉅變演變的後果,皇帝將最重要的吏部,土地局交給首輔,證明朝廷以後重點依然是整頓吏治,推行攤丁入畝,廢除徭役。 

 以吏部為例,皇帝讓李國普分管吏部,賦予大部分人事權,不出意外的話,李國普會加強官吏選拔,考核,遴選真正有真才實學的官吏推薦給皇帝,最終讓皇帝定奪。 

 若李國普為迎合皇帝,甚至會自發掀起的吏治改革。 

 新官上任三把火,朝廷各部,地方官吏怕都要膽寒了。 

 這時,朱由校敲了敲龍案,擲地有聲說:“為確保吏治清明,司法公正,今後刑部尚書,大理寺卿,都察院左右都御史,連同宗人府宗正五人,只要恪盡職守,忠於大明,除非在職去世,告老還鄉,或知法犯法,否則始終保持其職位。” 

 啊。 

 這麼做,刑部尚書,大理寺卿,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和宗人府宗正形同終身任職,只要對方不死不作不辭官,新皇登基都沒法廢掉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