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勝養兵十萬

 啊? 

 有這回事兒? 

 百官面面相覷,難以置信。 

 皇帝責備百官不瞭解草原事務,私下有官吏不服氣,現在看來朝廷對蒙古的確不瞭解,多虧錦衣衛冒死潛伏蒙古偵查,難怪皇帝給田爾耕封侯呢。 

 各類情報完全改變朝廷對蒙古各部認知,讓皇帝對草原的策略遊刃有餘。 

 既然有利於分化蒙古各部和林丹汗的關係,更該大力推廣。 

 朱由校目睹百官熱議,敲了敲龍案說:“早前,土默特部首領阿勒坦汗以法律的形式將喇嘛教確立為蒙古各部唯一合法宗教,同時將原在草原上流行的薩滿教確定為非法宗教。 

 林丹汗倒行逆施,恰好趁機利用,大肆推廣黃教,吸納青壯年入教,弱化蒙古各部性格,衰退其戰力,大肆興建廟宇,朝廷妥善經營,一座喇嘛廟,勝養兵十萬。” 

 這句話非他所言,乃出自乾隆,在佛教薰陶下,昔日蒙古英雄手中的寶劍換成念珠,無畏的蒙古勇士為心中的幻想而叩首,無論健康還是疾病,他們虔誠的向佛像祈求保佑,開始變得懦弱、膽怯,從餓狼變成羔羊,喪失蒙古勇士的銳氣。 

 朱由校耐心和百官商討,細化向蒙古諸部興建廟宇的計劃,劉鴻訓更提倡給於喇嘛極高政治待遇,將來控制蒙古各部給予僧侶免稅、免徭役、免兵役等特權。 

 商討結束,百官踴躍支持,事畢,劉鴻訓認為此法對外乃良策,對內則貽害萬年,嚴格限制各類宗教大明境內傳播。 

 君臣敲定策略,孫承宗出言彙報:“陛下,肅王派人從西北送回三千軍馬,後續五千軍馬在進京的路上,另外,因西北貿易擴大,各地商賈蜂擁前往西北經商,肅王請求在蘭州城內修建糧倉和存儲物資的貨倉。” 

 “準了。” 

 朱由校爽快的答應:“告訴肅王,練兵,買馬,經商,治理百姓,是他在西北的重任,凡是這範圍內都由他做決定,無需耗費時間上報。” 

 目前,在朝廷戰略需要穩住西北,西北穩定的時間越長,朝廷騰挪的空間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