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火炮專家

 王徵猶猶豫豫,儼然有難言之隱,苦澀的說:“缺匠人。” 

 啊! 

 朱由校大惑,他是廢除班匠銀。問題是,才廢除幾日,不至於影響軍器局,兵仗局吧。 

 王徵說:“陛下,臣接管工部,首項任務查漏補缺,赫然發現工部以往記錄,不論甲冑,弓箭,火器統統雜亂無章,毫無頭緒。 

 存在海量以次充好,為甄別好壞,近期工部同僚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 

 “臣以為欠缺甲冑,弓箭,火器,依靠軍器局,兵仗局能快速趕製出來,結果發現兵仗局,軍器局工匠屈指可數,巔峰時三四千人銳減到百餘人,都達不到十不存一。” 

 “近期,臣派官吏召集手藝高超的匠人,所以進度非常緩慢。” 

 “現在朝廷急缺甲冑,臣在上奏的奏摺內建議效仿以前天下衛所,歲造軍器,在邊鎮者,留本處給軍。在腹裡者,解戊字庫,專備京營官軍領用的制度,等候陛下批閱。” 

 這特麼。 

 離了大普。 

 朱由校聯想到京營狀況,好似又在情理之中。 

 這時,孫承宗進言說:“陛下,臣曾經做考究,兵杖局定額3163名工匠,隆慶年間剩1781名,軍器局定額2947名工匠,嘉靖初年剩191名。近百年,班匠銀的出現導致工匠越發稀缺。” 

 朱由校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所幸王徵提出良策。 

 若往常他鼎力支持王徵的建議,鑑於張獻忠,高迎祥,李自成的破壞力,他不敢恢復北方邊防制造甲冑。 

 鑑於朝廷需要甲冑,朱由校斬釘截鐵說:“近期,甲冑是工部要務,李若珪統統負責,爭取高價招聘工匠。丁啟睿去趟內閣傳旨,告訴李國普內閣頒佈政令,要求長江以南的衛所製造棉甲,朝廷花費錢財收購。” 

 “遵命。” 

 李若珪,丁啟睿領命,火速去安排。 

 朱由校不想在甲冑浪費時間,與王徵前往軍器局。 

 進攻。 

 才是最好的防禦。 

 他要打造攻無不克的無敵火炮和燧發槍。 

 猶記得,大明擅長火器的官吏不少,精通火器的匠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