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以次充好

 朱由校追問:“為何銷燬?” 

 官吏回答說:“京營的官吏,五軍總督,隔三差五前往工部討要甲冑,這陣子,朝廷能發甲胄全發了,除篩選下來的次品,和以次充好的甲冑,戊字庫內沒有甲冑,王尚書擔心戊字庫有官吏作奸犯科,私下盜賣這批甲冑,清晨遞的奏摺,聲稱陛下批覆後,連夜焚燒銷燬,以免流入軍中,危及兵勇性命,影響朝廷聲譽。” 

 聞言,朱由校追問:“這批甲冑數量幾何,篩選的次品數量幾何?” 

 官吏恭恭敬敬道:“稟陛下,這批甲冑約三千套,篩選下來的次品約萬套,有來自官府的,也有來自地方衛所的。” 

 朱由校大怒,產生深深無力感,他有心拯救大明,結果處處碰壁,處處是坑,勃然大怒喝道:“李若璉,宣工部尚書,侍郎過來。派錦衣衛查清楚所有次品甲冑來源。” 

 “遵命。” 

 李若璉領命,火速離去。 

 朱由校示意戊字庫官吏平身,折身返回前廳,向朱童蒙詢問:“殘次的甲冑,流入九邊不少吧?” 

 “嗯。” 

 朱童蒙微微頷首。 

 延綏鎮軍餉都能拖欠兩年,焉敢指望上等甲冑。 

 這時,孫承宗哀聲說:“陛下,萬曆帝后期,先皇時,朝廷政務混亂,亂象百生,這種殘次甲冑絕非單單一批甲冑。 

 陛下繼承皇位以來,最慘的非延綏鎮兵勇,而是遼東兵勇,須知,京城向遼東運去二十餘萬套甲冑。” 

 聞言,朱由校痛心疾首。 

 朝廷陷於黨爭,官吏集體腐敗墮落,軍械製造缺乏監督,監管,粗製濫造大行其道。 

 海量殘次甲冑流入軍中,最終遭殃的是前線拼命保家衛國的將士。 

 以前朝廷官官相護,利益相關,為黨同伐異,把前線兵將性命視為兒戲,是時候結束這種亂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