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百官顧慮

 孫承宗同樣義正詞嚴道:“陛下,臣以為,秦藩之事能在陝西處理,最好在陝西處理,不能在陝西處理,再羈押回京城處理,畢竟撤藩影響驚天動地,沒人保證那位藩王不存有異心。” 

 朱由校沒有得到期盼中的支持,不免心情鬱悶。 

 他沒有怪罪三人,三人所言皆為謀國之策,而非故意打迷糊眼,實在是撤藩紛繁而複雜,何況撤的還是天下首藩。 

 君不見,西漢七國之亂,明初的奉天靖難,清初的三藩之亂。 

 除去朱允炆個草包,景帝和康熙均非等閒之輩,全通過戰爭解決藩王。 

 唯獨漢武帝,執牛耳,掌天下,通過推恩令削弱各諸侯。 

 現在擺在他面前就兩條路,要麼發動戰爭,要麼等他聲望達到頂峰推恩令。 

 然而,他不能為削藩發動場戰爭,朝廷財政承擔不起。 

 推恩令,他等不起,大明也等不起。 

 良久,朱由校打開天窗說亮話:“諸卿,朕執意撤藩呢,諸卿作壁上觀嗎?” 

 李國普道出各自焦慮說:“陛下,朝廷撤藩,形同浩蕩改革,歷朝歷代,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陛下欲撤藩,需要表現出破釜沉舟的勇氣,孤注一擲的魄力,讓百官看到陛下撤藩的誠意,而非一時興起,事後百官遭殃。” 

 此言出,孫承宗,李起元,李從心,文球,金煉雲集響應。 

 撤藩。 

 非難事。 

 然而,帝王隨口提起,百官赴湯蹈火,藩王回擊時,帝王意志不堅,百官結局不是晁錯,便是齊泰。 

 他們皆是新起復的官吏,前車之鑑,後車之師。 

 朱由校恍然大悟,有顧慮,挑開了說,旋即安慰道:“朕既然邀請諸卿回京,自然準備背水一戰,破舊立新,故而,諸卿無需投鼠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