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阿瞞要典韋 作品

第139章 梅開二度,真是一對旗鼓相當的對手啊

 南宋。 

 一眾想要收復中原的武將們面面相覷,相顧無言。 

 這被最後一個人說服這句話,簡直就是給他們當今的官家量身定製的啊。 

 趙構在是否出兵收復中原這件事情上,總是搖擺不定。 

 【而德國對於法國的最後通牒,他們還附加了一條:】 

 【如果法國能夠在戰爭中保持中立,那麼德國就願意為法國的和平作保。】 

 【前提是法國,交出凡爾登和圖勒兩座軍事要塞。】 

 【彈幕:法國:你怎麼不要巴黎呢】 

 【彈幕:哈哈哈,我還以為他們打贏了】 

 【彈幕:拱火大師】 

 古人們也是很疑惑,這德國怎麼就突然獅子大開口了? 

 難不成他們都得了失心瘋? 

 大漢。 

 漢武帝劉徹倒是想到了一個可能,雖然不是很確定,但他覺得他大漢可以這麼幹。 

 往草原諸部派使者,要求他們割讓全部的領土,然後承諾不會派兵攻打。 

 要是拒絕了,那就是不識好歹,戰爭理由就有了。 

 要是同意了,那皆大歡喜,直接雙贏,劉徹他贏兩次(收穫了國土,沒有出兵)。 

 要是使者被殺了,那也還不錯,雖然死了個使者,但戰爭理由也正當化了。 

 【很顯然,法國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接受如此屈辱的條件,這正是德國總參謀部想看到的回應。】 

 果然是這樣,逼著法國開戰,正當化自己的戰爭理由。 

 劉徹點了點頭,覺得這個方法很棒。 

 而其他人則紛紛恍然大悟,想不到你個看上去呆頭呆腦的德意志,也如此陰險。 

 【因為早在戰爭爆發前,他們就制定了一份周密的作戰計劃——施裡芬計劃。】 

 【彈幕:《周密》】 

 【彈幕:《周密的計劃》】 

 【彈幕:確實周密,精確到日的周密】 

 古代的軍事家們再次扶額。 

 他們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精確到日,這是哪個聰明的腦袋瓜想出來的啊。 

 尤其還是像這種周密的大戰略作戰計劃。 

 【即先集中優勢兵力,向西擊敗法國,再揮師向東擊敗遠道而來的俄國。】 

 【8月1日,法國拒絕了德國的最後通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