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阿瞞要典韋 作品

第40章 國殤——南京!南京!

 【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堅定了全國軍民堅持抗戰的信心】 

 【是抗日戰爭以來中國國民革命軍首次在正面戰場擊敗侵華日軍】 

 “好啊!幹掉了這麼多的倭寇!” 

 “是啊,只是我華夏的軍隊,死傷太多了。” 

 “是啊,死傷太多了,但你也看到了,那些倭寇拿著的是什麼武器,華夏的國民革命軍拿著的是什麼武器,傷亡怎麼可能不大!” 

 “唉,二十九萬人打五萬人,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1938年5月26日-6月3日,《論持久戰》發表】 

 【教員發表《論持久戰》,批駁了當時最盛行的“速勝論”和“亡國論”等等錯誤觀點】 

 【系統闡明瞭抗日持久戰方針,為抗戰的最終勝利指明瞭正確的道路】 

 大漢。 

 “持久戰?”衛青仔細地思考了一下那個日本與華夏的差距,感覺這個理論十分的正確。 

 日本人少,戰爭潛力相對較小。 

 華夏地大人多,而且戰略空間龐大,可以用空間換時間。 

 讓日軍佔領大片的土地,然後用漫長的後勤線路拖垮他們。 

 讓他們陷入不斷的治安戰當中,不斷地消耗他們的有生力量。 

 此消彼長之下,華夏就可以打得過侵略者了。 

 衛青轉而就想到了他大漢。 

 大漢討伐匈奴,最大的困難,就是草原太過於遼闊了,他們找不到敵人,以至於戰線被拖得太長,消耗大量的國力。 

 所以他們有沒有辦法,像後世一樣,建造鐵路呢? 

 他感覺那鐵路要是用於後勤運輸的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古代的兵家將領們,趕緊提筆將這十六個字記錄下來,這可是後世抗戰最終勝利的正確道路啊。 

 而且那個說出來這句話的人,也完全稱得上用兵如神,他的軍事理論完全值得著書立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