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家人

 既然事不可為,王沂河當然不會自尋死路,只是將此事記下,以待日後。 

 好在這青鸞與那《仙砂返魂籙》想比,已是有道仙真了,只不過是隔段時間便消失一個罷了,進食的頻率並不長,甚至有時候數年都不會做一次案,因而大明政府之前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主要是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不行啊,他們也完全沒有辦法對付這隻青鸞。 

 王沂河自然是也只能假裝沒看到了。 

 離開西崑崙後,王沂河本打算直接前往東崑崙,再次觀摩一番那應在碑,承繼其中所記載之法,若是他預料的沒錯,那應在碑中的法應當與《非想名箴》有不淺的聯繫,八成是可以在他梳理屬於自己的法理這方面,給他不少助力的。 

 但是,他又擔憂自己若是在應在碑處承法之時花廢了太多時間,會讓家人擔憂,而且他也想要試探一下朱棣,看看其現在究竟是什麼想法。 

 因此,哪怕東崑崙與王沂河從西崑崙出來之後降臨的地點都在一座山脈之中,他也還是決定先回一趟帝都,再回來見這塊應在碑。 

 王沂河是在通過正常的交通工具回的帝都,因此他回帝都的消息並未隱瞞,在落地的時候,自己的二把手都察院右都御使張景一來迎接他,並向他描述了內閣改組大選的近況。 

 前內閣首輔,戶部尚書林應聖親自出面確認自願退出大選,這倒是在王沂河意料之外,不過目前為止,這位紂絕陰天給自己行了無數方便,幾班謀劃,眼下不過只是操控著林應聖的肉身出個面,洗脫王沂河將他帶回制獄之後無故失蹤的嫌疑罷了,倒也在情理之中。 

 但張景一卻是不知道這一點啊,他只知道這位戶部尚書明明幾乎可以說是被斷了政治前途,可以預見下一位內閣首輔上位,他這戶部尚書的位置定是要動了。 

 但她沒想到,林應聖在宣佈主動退選之後又主動辭去內閣次輔,戶部尚書之位,像是識相了一般直接回家養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