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文自苦 作品

第71章 有聖人福澤萬代,人慾延其壽,可乎?

 王沂河爬上明晨耐犯武城天宮的高臺,這書簿上赫然已經有了一個問題在等著他。 

 “有聖人福澤萬代,人慾延其壽,可乎?” 

 這問題很古怪,可以迷惑人的地方可太多了,首先,聖人是否是真聖?而非盜世之聖。 

 其次,若此聖為真聖,人慾延其壽,是見其勞苦一生,不忍其死於弊病,願其延壽以享清福,還是以萬民願力綁架聖人,繼續讓其做牛做馬,福澤萬民? 

 所以,這一回,王沂河稍稍冷靜下來,甚至還思考了一下自己在泰煞諒事宗天宮所做之決斷是不是太草率了,不過他又想,既然給了個“善”的評價,應當是沒有做錯。 

 而且,功過可以相抵,但善惡怎能相抵呢? 

 這一次,他稍等了一會,這書簿看他好像沒有直接下結論的意思,這才試探性地冒出來幾個字,見未被阻止,這才噗噗噗地將整段整段的描述火急火燎地放了出來。 

 生怕被某人打斷。 

 王沂河噗嗤笑出了聲,看來這本書簿,居然是同一個靈,而且智慧還不低啊。 

 說五藏山經,本風調雨順,萬民和睦,而民好行育養之事,常有子女十數,以至氾濫,然地為恆數,糧亦有恆數,而民愈多,糧愈少,生靈塗炭,餓殍遍野,無以為繼也。 

 幸有一聖人出世,改善糧種,翻數十倍,福澤萬民,利養萬代。 

 今聖人壽盡,有萬民自發點燭祈天,願以己壽,換聖人長春駐世,安享太平。 

 改善糧種,福澤萬民,此為大功德,還真是千百年難出的大聖人。 

 王沂河進入五藏山經之時,出現在一座高山之巔,雖是高山,但無雲霧遮擋,他可一覽無餘整座人間。 

 奇怪的是,這五藏山經與東山經一般,屬於《山海經》,他本以為,這裡的人間應當是與東山經一樣,但是面對一座現代都市的時候,他沉默了。 

 而這座現代大都市現在可以用四個字概括。 

 萬家燭火。 

 不僅僅是每家每戶,每條道路,每處廟宇,每個陽臺,包括王沂河出現的這座高山的山頂,也有不知何人辛苦爬上高山留下的蠟燭,這蠟燭也不知是材質特殊,還是用了某種力量,以至風吹不滅,長明於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