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一條小鹹魚 作品

第15章 發現小麥

 近期由於深受燻肉,燻魚的摧殘,張偉越發懷念有主食的日子,所以急切地渴望部落眾人能發現類似的植物,現在更是在每日狩獵和採集前要求大家留意這些植物,如有發現類似植株,可以直接向他彙報。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找到了其中的一種主食--小麥! 

 張偉看了一眼,周圍散佈著大大小小5片小麥地,此時小麥早已過了收穫的季節,有的麥粒掉在地上,有的小麥麥穗低垂著頭,彷彿嬌羞的小姑娘,在等待張偉的到來! 

 金黃的麥穗在風中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響聲。張偉彎下腰,摘下一個麥穗,放在手中觀察。有的麥粒充足,有的乾癟著。 

 麥粒與後世有較大差距,麥粒顆粒較小,也不飽滿,不過野生的小麥能長成這樣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張偉讓眾人幫忙把麥穗挨個摘了下來,把地面上的麥粒也一顆顆撿了起來,堅決不放過任何一顆麥粒。這可是以後部落的糧種啊,以後種植業的發展大計全靠這幾片小麥了。 

 回到部落,張偉從麥穗中把小麥粒都取了出來,這一次他沒讓任何人幫忙,自己弄了很長時間,也足見張偉對小麥的重視。 

 所有小麥粒都放到了一塊很大的獸皮上,張偉拿起來試了試重量,估計有10斤左右。這樣晾曬完了也得有9斤左右的麥種了,按照後世的種植標準,也就剛剛能滿足1畝地的種植要求。 

 張偉想了想,後世種植一畝小麥,產值一般在500-1000斤的樣子,以現在手裡的麥種和現有的種植技術,估計明年春天種下去,夏末最少也有300-500斤的收穫。 

 其實張偉知道小麥一般為冬小麥和春小麥,冬小麥就是秋天種下去,第二年春天成熟;春小麥是春天種下,當年秋天成熟。 

 但是張偉來到這裡也沒有經歷過冬天,也不知道冬天到底有多冷,自己能不能種活,再說自己手裡的麥種不多,一點失誤也不能有,所以他還是想明年春天種植春小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