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必填 作品

第16章 皇帝的遺憾之讀書人

 造反開弓沒有回頭路,為了穩定軍心,孫世民用上了最簡單的一招,用武力、權威來鞏固自己的力量,每攻下一城,便開始蒐羅有沒有開涮過自己的文士,有的話,馬上殺。隨著他佔領的城池越多,慢慢地反抗聲音越來越小了。他再一次贏了與讀書人之戰。 

 孫世民的第三次跟文人交鋒是在攻破魏都的那一天,那一天,他趾高氣昂地騎著一匹大馬前呼後擁地進入屬於自己的領地,當他看著兩邊匍匐的前朝臣民時,志得意滿“我贏了,我是天下共主”。但偏偏在孫世民人生中最為高光的那一天,又是一批近百人身穿喪服的國子監學生在他們一個很不起眼的老師帶領下,抬著棺材,拉著“吳賊竊國,大逆不道”的橫幅,迎面向他走來。 

 那些讀書人還有完沒完了?孫世民暴怒了,手下不等他下令已經衝進了那些國子監人群中,一頓棍棒後,那群書呆子全部倒地不起。 

 當滿嘴是血的帶頭老師被拉到他面前時,孫世民想起了李泰忠,從對方流露的目光中他知道兩人是一樣的人,那一天他沒有上一次那麼的耐心,因為他知道那一刻他需要的威嚴,無上的威嚴,他沒有問對方是誰,直接當眾殺了,陪葬的還有所有參與的學生。 

 你們要堅持文人的風骨,你們要殺身成仁,我就成全你,殺。但隨從們也暗自佩服這些讀書人的風骨,很有默契地不再向孫世民提起這事,而孫世民事後彷彿也忘記了株連這些讀書人家眷的事宜,最後這些師生的家人都沒有受到牽連。 

 立國後,孫世民對於這幫脖子硬的讀書人採用一手軟一手硬的方式治理,之前噁心過自己的讀書人,只要你不再噁心我,那麼既往不咎;冥頑不靈者,滿足你殺身成仁的願望,讓你成為“吳立儒殤”的一員。 

 跟讀書人的三次交鋒,孫世民都贏了。但是誰又能知道不知多少個夜裡,有一個人,經常出神地看著自己手中的長劍,回想起那個老頭面對自己毫不退縮的目光,那是他第一次跟讀書人的鬥爭,只有他知道,無敵的他其實落敗了。無論怎麼樣,孫世民其實內心都佩服這個人,為君者其實都讚賞這種風骨,因為朝廷若有更多的這些有風骨的人,那麼這些人其實是自己子孫後代皇權的最堅實扞衛者。 

 於是,孫世民登記後沒多久,氣也消了,孫世民暗中派人去打聽李泰忠的親人情況,但是已經晚了,李泰忠的長子在官兵抄家時,在孔聖人畫像前用墨硯自殺;次子被閹割入宮,但不久死於感染;夫人因年老多病,入獄後不久就死了。長女及女婿被官兵追討時,不慎跌入河中溺亡。而剩下的小妾因為不堪在教司坊日夜受到折磨,最終瘋癲了。唯一一個算是逃脫的是幼女,因為年紀尚小,所以還在教司坊那裡學藝。 

 不能讓李泰忠為自己所有,是孫世民兩大遺憾之一。 

 雖然這些讀書人不喜歡自己,但是卻贏得了他孫世民的尊重。 

 因此,江山穩定後,孫世民也開始釋放自己的善意,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廢除前朝的察舉、科舉的雙軌制,改為“憑才舉士”的單軌制。其中察舉制就是由當地的州郡官員、名仕向朝廷進行舉薦上朝為官的人才,由於是舉薦,因此平民百姓哪裡有向這些官員、名仕展示自己的才能的機會,所以這部分的名額既擠佔了有限的官位,又容易導致走後門現象的產生,因此察舉制一直受學子們的詬病。但是,前朝從穩定既得利益的士大夫階層需要——這些士大夫們的子女真的要考試還真的考不過那些寒門學子,一直沒有廢除察舉制。 

 孫世民則沒有這些顧忌,天下是新打下來的,前朝的貴族們盤根錯節的,他需要下一劑猛藥將這些舊勢力清理乾淨。所以孫世民將科舉作為取士的唯一門檻。當然受到寒門學子的擁護了。 

 雖然在科舉一事上獲得學子們的認可,但由於孫世民和讀書人的鬥爭由來已久,因此他內心非常清楚帝國需要一個新的形象籠絡天下學子,這樣孫允炆進入了自己的眼球。雖然從性格、能力而言,自己的四子——燕王更像自己,但是帝國現在不是打天下的時候,現在需要一個儒帝,讓黎民獲得教化,讓國家實現安定。因此,孫允炆被作為孫世民作為儲君培養,但是他又擔心這個孫子太儒雅、太君子,怕他承擔不了管理帝國的重任,所以一直都在觀察著孫允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