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食草 作品

第6章 特殊體質

 “肯定會教的,技多不壓身,多一門手藝多一條路。“江大發欣然同意。 

 “我覺得讓去打鐵煉器挺好,打鐵不僅需要力氣,還需要心思細膩,對於力道和節奏的掌控,極致講究,我看很合適小江。“江老點頭,認為江大發提議的打鐵煉器是非常不錯的想法,他甚至覺得,江邊做什麼都能做得很好,欠缺的就是親身體會和經歷,而打鐵煉器就是身體力行的典範。 

 “好,那就讓去練練手吧。“村長同意。 

 幾位老人商議後一致同意,各自安排起來,往後的日子,江邊的生活中增加了一項新的內容,跟著鐵匠打鐵煉器。 

 隨著日復一日的鍛鍊,江邊能搬起的石磨也越來越重。 

 六歲村裡比試,江邊搬起了六十斤,再次讓村裡人刮目相看。 

 鐵匠,是位沉默少言的人,但是對於江邊學打鐵的事,他卻是事無鉅細的言傳身教,特意為江邊打造了兩把鐵錘,一柄五十斤,一柄二十斤,重錘用來初步打造器具雛形,小錘用來細打器具,巧工細磨,江邊學的不亦樂乎。 

 江邊初學,打造的是一把钁頭,從燒火開始學,冶煉、燒鑄、打磨、在鐵匠的指導下用了半個月的時間才打造完成,往後的半個月,江邊獨立打了一把鐵鍬,每次一身大汗,江邊從不喊苦,鐵匠看在眼裡,樂在心中。 

 “對打鐵有何感想?” 

 “很多事,只有親身去幹,才知道其中樂趣和門道。”江邊拉著風箱,目不轉睛的盯著火炎。 

 鐵匠聽聞,心中自是認可江邊的話,這也是他想要江邊明白的道理,接著說道:“火候,很關鍵,不管是普通家用農具,還是打造任何名器,都需要經過火的淬鍊和千錘百煉的磨合,不可能一蹴而就,往往決定器具好壞的是細節,不經意的一個裂縫、氣泡很可能會導致器具在使用中出現問題,進而造成極大影響。” 

 “江邊,成為一個鐵匠,不僅僅是打鐵打器具,對於那些器具來講,是你賦予了它們作用,這些器具是你自身思想的延續,甚至說,是你賦予了他們生命。” 

 “大伯,賦予生命,我不太理解。”江邊聽著鐵匠的言論,感同身受,頗覺的有道理,但是對於生命的理解,還欠缺一些。 

 鐵匠眯了眯眼,頓了頓後說道:“這個生命和我們常說且常見的生命有些許不同,本質一樣,人、動物、花草都有生命,器具看似是一塊鐵或者別的什麼材質,但是他們也存在著,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價值,我們使用工具改造環境,工具在這個過程中也在成長變化,比如割麥子需要鐮刀,刨土需要钁頭,因為需要所以打造,為何需要,因為我們自己在增長見識,工具跟隨著我們的需要而逐漸完善,變得更加多樣化,這對於工具來說是一種成長;同時你使用的鐵錘,正因為你天天用它,便會感覺到順手,這是因為產生了感情,與它產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繫和感應,你會慢慢體會到你和器具之間的默契關係。” 

 江邊聽懂了鐵匠的話,人在發展,工具在發展,事物在變,人的思想會變,工具也跟著變。 

 “是不是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投入心血,全身心投入其中時,人和萬物自會產生聯繫?”江邊聽後將自己的理解說了出來。 

 鐵匠興奮的點頭稱讚道:“孺子可教也,你這般想是對的。良玉可雕、朽木亦可雕,根據材料本身,賦予他們新的價值與意義,在合適的人手裡,那就是有生命價值的,良玉或可成傳家寶,一根柺杖在需要它的老人手裡更是摯愛。” 

 江邊認同鐵匠的思想,往後的日子更加賣力,在江邊心裡,自己需要不斷提升本領、提升思想境界,學習更多知識,他想打造很多東西,然後給村裡人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