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界 作品

第382章 子弟軍反攻契丹之槍機神威

子弟軍的武器,他們目前能使用的,也就是轟天雷了!

 但是沒有經過訓練,他們掌握不了轟天雷的投擲技巧,不是投擲距離太短,就是偏離目標。

 關鍵是不能掌握引線燃燒的時間,往往一拉引線,就扔出去。

 而且,準頭也不行!

 所以,四萬東奚兵阻擋不住十萬契丹兵的衝鋒,有潰敗的跡象!

 大萬華策馬站在山丘上,見此情況,下令喇撒跟著自己後撤!

 沒辦法了,只靠對砍,五萬人根本砍不過十萬人!

 大萬華和喇撒後撤,一直過了郝官屯,在馬家溝才停下來。

 大萬華對喇撒說:“抓緊時間休息,等一會兒再衝鋒!”

 喇撒卻忙著統計自己的傷亡,得知損失上萬的時候,老淚縱橫!

 大萬華之所以撤退,這因為李彥卿在郝官屯布好了口袋!

 只等著契丹大軍來了,圍而殲之!

 這個口袋半圓形,西起郝官屯,東至遼河西岸,南到大眼泉。

 在連綿不絕的山丘上,是一道道壕溝,兩百多挺35式槍機一字排開,深邃的槍口對準前方,像是要吞噬一切的黑洞。

 35式槍機數量太少,中間還夾雜著30式步槍。

 大萬華的一萬槍騎兵也都下馬,鑽進了壕溝!

 飛艇還在補充燃料和彈藥,以備升空。

 耶律宗義看到天空中沒有了轟天雷,知道是轟天雷用完了。

 他興奮地喊道:“南蠻沒有黑蛋了,衝過去,砍了他們!”

 十萬騎兵迅速提起速度,狂風一般,向南衝鋒!

 壕溝內的子弟軍,讓過撤下來的大萬華和喇撒,開始射擊!

 歷史上,火器的出現,終結了騎兵的統治地位。

 1860年,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天津大沽失陷後,僧格林沁率領當時清軍最後的希望——蒙古騎兵在北京通州八里橋阻擊英法聯軍,史稱「八里橋之戰」。

 清軍的步騎混合軍隊在面對英法聯軍戰列步兵線等現代戰術時,儘管視死如歸,但還是在這場戰鬥中,以近兩萬人的傷亡換來了對方12人的陣亡。

 在歐洲,1853年,英法意和奧斯曼土耳其在與沙俄的克里米亞戰爭中,俄軍將步兵、騎兵、炮兵混編,在著名的巴拉克拉瓦戰役中,20分鐘內就抹去了英國輕騎兵2/3的戰馬和1/3的士兵。